
返回
有用 ‧ 無用 —— 陶藝家_許俊傑 ‧ 李穎儀/雕塑家_岑愷怡
2020-10-11
許俊傑‧李穎儀_有用
泥,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狀態置換,轉化成器物。
這是陶藝家許俊傑和李穎儀帶著心意的選擇。
碗碟、植盆、或茶具,人在器物上留下痕迹。
於是,我們懂得在塵塵日常之中,暫且把一點閒餘捧在手上。
於是,我們懂得照顧自己。
這是器物之用。
陶藝家會鑽研「碳化」這種獨特的燒製方式,
讓泥在火中,燻出洪荒之意。
編導:謝家豪
岑愷怡_無用
甚麼是「有用」?甚麼是「無用」?
價值標準如何建立?規則、禮儀從何而來?
這些都是岑愷怡不斷探討的課題,希望在作品中提出一些被成人世界忽略的價值,讓觀眾反思。岑愷怡會從孩童世界中尋找創作靈感,以金屬、木等物料創作出大型雕塑,而椅子更是經常出現的元素,因空櫈讓人有坐的意欲,成為作品與觀眾互動的橋樑。
編導:余嘉恩
泥,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狀態置換,轉化成器物。
這是陶藝家許俊傑和李穎儀帶著心意的選擇。
碗碟、植盆、或茶具,人在器物上留下痕迹。
於是,我們懂得在塵塵日常之中,暫且把一點閒餘捧在手上。
於是,我們懂得照顧自己。
這是器物之用。
陶藝家會鑽研「碳化」這種獨特的燒製方式,
讓泥在火中,燻出洪荒之意。
編導:謝家豪
岑愷怡_無用
甚麼是「有用」?甚麼是「無用」?
價值標準如何建立?規則、禮儀從何而來?
這些都是岑愷怡不斷探討的課題,希望在作品中提出一些被成人世界忽略的價值,讓觀眾反思。岑愷怡會從孩童世界中尋找創作靈感,以金屬、木等物料創作出大型雕塑,而椅子更是經常出現的元素,因空櫈讓人有坐的意欲,成為作品與觀眾互動的橋樑。
編導:余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