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
41 個相關集數
做事最忌要人「執手尾」,但假如貪一時方便,對環境造成了破壞,這些「手尾」最終又有誰能負責呢?珍惜地球資源,減少消耗及棄置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不如多走一步,一起保護環境。
載入中 ...
返回
《環保身開始》 城規新常態
2020-10-24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為防止疫情擴散,城市裏不少空間都改劃加建,以實施社交區隔。在2003年曾與沙士對抗的沈祖堯教授形容,疫情爆發對人們的生活習慣造成永久的改變,一個「新常態」將會誕生,而城市設計亦要適應和迎合。
當年沙士疫情過後,政府檢討有關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政策,就空氣流通狀況制定了相關的樓宇標準和指引,並在規劃標準中加入「城市設計指引」,要求在日後發展時要考慮樓宇的設計和布局對周邊環境、景觀和空氣流通方面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吳恩融教授及其團隊受規劃署委託,繼續研究城市通風的相關議題,並參考德國的經驗,完成了香港的「都市氣候環境圖」,使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繪製氣候圖的城市。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快速都市化、居住環境稠密、人口老齡化及氣候變化,都是健康城市生活所面對的挑戰。其中,氣候變化令發生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的次數大增;冰川融化令全球水位上升,海岸城市受水患影響的危機升級。城規、建築、渠務、水務等各個範疇的專家各展所長,為應付氣候變化的危機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年沙士疫情過後,政府檢討有關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政策,就空氣流通狀況制定了相關的樓宇標準和指引,並在規劃標準中加入「城市設計指引」,要求在日後發展時要考慮樓宇的設計和布局對周邊環境、景觀和空氣流通方面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吳恩融教授及其團隊受規劃署委託,繼續研究城市通風的相關議題,並參考德國的經驗,完成了香港的「都市氣候環境圖」,使香港成為亞洲第一個成功繪製氣候圖的城市。
世界衞生組織指出,快速都市化、居住環境稠密、人口老齡化及氣候變化,都是健康城市生活所面對的挑戰。其中,氣候變化令發生全球極端天氣事件的次數大增;冰川融化令全球水位上升,海岸城市受水患影響的危機升級。城規、建築、渠務、水務等各個範疇的專家各展所長,為應付氣候變化的危機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