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南越王趙佗 (一)︰秦始皇征越

2023-05-27

南越王趙佗 (一)︰秦始皇征越

2023-05-27

在先秦古籍中,以伊、洛、渭、濟、汾、沁等水,與黃河中、下游交匯地域,及汝、潁、渦、泗等東南入淮諸水上游平原地帶為天下核心,是古代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古史稱之為「中國」(古文「國」與「域」同義),即後世所稱之「中原」。中原華夏族,把周邊非華夏人群按方位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隨著不同地域部族與中原交往、互動(包括物資交易、部族遷徙、通婚、戰爭等不同方式),中原華夏人對遠方的所知所聞不斷擴大,對南方淮可、長江以南至沿海地區有所認知、接觸,並把當地的住民,統稱之為「越」。據近代學者黃現璠著《壯族通史》説: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越與粵,古音讀如 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越」是「人」的意思。也就是說:當地人自稱越,中原華夏人因之稱他們為越人,「百越」即眾多的越人部族。也有說法認為越人最犀利的武器是「鉞」,即巨型銅斧,「鉞」的原始寫法是沒有金傍的「戉」,與「越」通用。

淮河、長江以南地域廣袤,山河分隔,地形複雜,眾多部族散居森林河谷之中,種類不一,文化有異,實際上並非單一民族,中原華夏人對東南方眾多部族統稱為「越」,近代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指出:古籍說「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吳越”、或稱“閩越”、或稱“揚越”、或稱“南越”、或稱“西甌”、或稱“駱越”,等等。由於種類繁多,各部族語言不一,風俗有異,各自分成數以百計部落(村落),散居於河谷、海濱、森林之中,有些以農耕為業,有些以漁獵為生,互不統屬,各有君長,因此稱為「百越」,賈誼《過秦論》說:南取百越之地,是也。

從先秦文獻的記述,及近代考古大量發現可以得知,淮河長江以南的古代越人分佈地區,在先秦時期曾存在過璀璨的文明,尤其是長江三角洲、太湖周邊、錢塘江下游、紹興寧波平原一帶,發現了大量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擅長種植水稻的河姆渡文化,有製作精美玉器的良渚文化,有以彩陶為標誌的青蓮崗文化,浙江吳興錢山漾遺址出土了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蠶絲絹殘片,雛型的瓷器也發源於江南。春秋戰國時期,以青銅兵器為戰爭主力,古越人鍛造的「吳王劍」「越王劍」是天下聞名的王者之器。由此可知,百越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據文獻記載及考古資料,百越諸部族當中最早與中原交往的是地緣上較接近中原,居於長江下游、太湖周邊的「於越」。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換中原的絲帛和手工產品。古代王朝交替之際,一些政治競爭失敗者後裔,從中原輾轉南遷,到越人地區尋求安身立國之所,把中原文明帶到越地,同時也融入越文化之中。據說越王勾踐自稱夏朝後裔;而吳國的始祖太伯,是周太王長子,讓位給有賢德之弟季歷(周文王父親),率領部眾遠徙江南立國。

據《逸周書》《竹書紀年》等古籍紀述,周成王時,曾經有嶺南的南越部族「越裳氏」使者到中原朝貢,開始有了經濟文化接觸。春秋中期,江南的吳、越兩國相繼崛起,參與中原諸侯爭霸,與晉、楚、齊、魯等國交往頻繁,先後北上中原鶯霸,逐漸加入華夏文化圈。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的故事,更成為華夏的共同記憶。

春秋時期五霸之一雄據長江中游(今湖北、湖南一帶)的南方霸主楚國,與吳、越關係密切,春秋中期曾被吳國入侵,其後扶植越國抗吳,吳終於被越所滅,北上中原爭霸,但未幾衰落,至戰國初被楚國所滅,長江下游越人地區納入楚國版圖,但越人部落君長仍有非常大影響力。此即《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所記,勾踐死後,越國衰落,「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楚國亦嘗試向南擴展勢力,相傳在周夷王八年(公元前 887 年),楚國曾派人到今廣州越秀山麓設立據點,稱為「楚庭」或「楚亭」,因此清初有人在此建立石牌坊,正面書「粵之奇峰」,背面書「古之楚庭」。但當時楚國勢力仍未伸展至洞庭湖,這應是後世好事者的附會。但戰國時,有楚人南下與嶺南越部族接觸,並拓展勢力,應是合理推測。

古今風雲人物

  • 聲音
  • 中文
  • 未完
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主持︰張偉國、羅永生、曾卓然、譚家齊

逢星期六晚上8:00至8:30,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香港電台文教組專頁<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