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山水搜記 第八集:古樹

2016-03-07

山水搜記 第八集:古樹

2016-03-07
製作組登山涉水,走遍香港野外,將大自然有趣、真實的一面,仔細搜羅輯錄,再呈現到觀眾面前。第八集的焦點是香港的百年樹木。


紀錄片-百年樹木

樹木滋養萬物,從樹冠、到樹枝和樹葉各部分,都可以為昆蟲和雀鳥提供棲息的地方和食物。在眾多品種的樹木中,榕樹是香港最常見的品種。榕樹的生命力頑強, 可以垂直地在牆上紮根和成長,並形成別具特色的石牆樹。榕樹透過雀鳥的排泄物傳播種子,也通過身長只有兩毫米的榕小蜂傳播花粉。

座落在九龍公園的細葉榕,是香港市區最年長的樹木;而林村社山村的大樟樹,則是香港郊區最年長的大樹之一。據估計,這兩棵樹都有約四百年的樹齡。另外,位 於社山村大樟樹所在的大片風水林,更曾經使該村成為「蝴蝶天堂」。不過,隨着鄉郊發展,百歲以上的大樹和風水林也逐漸消失。

主持區家麟與李美華邀請了顧問樹藝師歐永森和香港大學地理學講座教授詹志勇,講解如何保育市區樹木。另外,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更會為大家介紹香港四季的開花樹木。


生態放大鏡-植物吸水方法

樹木和植物是如何把泥土中的水分從根部傳送到枝葉呢?原來是通過「蒸散作用」。主持張瑪珊博士會利用西芹進行實驗,讓大家明白「蒸散作用」的原理。


自然大步走-河上鄉及塱原

位於新界北、雙魚河旁的河上鄉有着悠久的歷史,而且村內更保留不少古蹟。當中,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洪聖廟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舉行洪聖寶誕慶典的地方。

距離河上鄉不遠的塱原濕地不但有綠油油的田野,更是雀鳥的天堂。主持區家麟會與河上鄉村民,以及長春社高級保育主任劉善鵬,一起帶觀眾走走這條既有人文風景,又有生態價值的大自然路線。


另外,本集《山水搜記》更請來縮時攝影師蘇嘉進,分享他在縮時攝影(timelapse)方面的經驗及作品。


節目主持:區家麟、李美華
編導:王家兒
播映時間:2016年3月7日,星期一晚上9時至10時,港台電視31

山水搜記

以香港郊野生態為主題的雜誌式節目,內容除了包含山水風光、自然生態的專題紀錄片外,更透過主持訪問與不同環節,介紹與香港野外的相關資料及知識,如:特色郊遊徑、新界歷史、大自然攝影與藝術、生態實驗等等,讓觀眾對本地天賦環境多一份了解、多一點珍惜。

節目環節:
1.生態放大鏡
2.自然大步走
3.藝之山水

主持:區家麟、李美華、張瑪珊、司勳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