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山人。海人

2011-04-27
春天,萬物復甦,廣西格外山明水秀,奇山配秀水,是遊山玩水的好地方。山人,依山而居,培養出獨特的生活智慧。柳州以北的三江縣,是侗族的聚居地,據說侗族是古代越人后裔,已經有超過2500年歷史。侗族村寨多數建於山麓與溪流旁邊,每個寨都有「風雨橋」,它樸實無華,好比駐守河口的守衛,為山寨人遮風擋雨。

侗族建築結構精密,無需一顆鐵釘,便能夠平地起高樓,是高超的建築智慧。【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似玉老師,建屋只憑一把傳統量尺,稱為「匠桿」,和一紮竹簽,刻上建築部件的長度,這些竹枝,寫上了侗族世代相傳的建築密碼。位於程陽八寨的「程陽永濟橋」,1916年建造,規模宏大,是楊老師的爺爺建造的,楊老師把橋當為自家的橋,每見有破損便爬上去修補。

侗族人團結,並熱情好客,遇有貴賓來訪,全村家家戶戶弄些拿手菜,在鼓樓前面擺百家宴。而每年農歷二月初五,良口鄉的『三王宮』廟,都會舉行聲勢浩大的廟會,每個山寨派出長老,一齊邀請三王出巡,遊行途經每個山寨,驅邪並保佑平安。侗族活動,重點全在團結族人,令大家認識祖先文化。

柳州是工業城市,一些工廠設有小型鐵路幫助運輸,在查岩車站,一部隱世蒸汽火車頭仍默默地堅守崗位,它於1975年生產,每日來回運送化工產品,隨著柳州推動環保政策,充滿懷舊味道的鐵路,快將逐一消失。

廣西南端沿海的東興,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聚居地。【京族獨弦琴】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傳承人蘇春發老師示範了來自大海的旋律,用一根弦,奏出澎湃情感,表現出「少即是多」,好一種簡約的豐富。他有空便拿獨弦琴到海邊彈奏,讓漂泊大海的族人,聽到琴聲,知道歸航的方向。

明媚山水培養出秀麗的人,在廣西,山人與海人雖各具風情,但同樣擁有善良樸素的質地。

主持:陳家樂

文化長河-鐵道行

  • 視像
  • 中文
  • 文化
  • 已完結
有人說 :「有鐵路到達的地方,就有文明。」鐵路為人類帶來資源、物質、人力、和文化,使荒蕪的地方繁榮起來。

十集文化旅遊紀錄片,走訪中國火車博物館,介紹最古老的火車頭到最先進的高鐵,帶觀眾遊歷不同鐵路,包括最北的一段嫩林鐵路、最南的一段粵海鐵路、台灣高鐵與小火車、相差8.5公分的二連、世界最高的鋼綫青藏鐵路、新疆鐵路和廣西鐵路,五個不同的年青主持人包括文恩澄、李蘢怡、何基佑、何思諺、陳嘉寶。節目利用鐵道作爲骨幹和背景,把天南地北之民豐物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實呈現觀衆眼前,讓我們真正地去認識我們的文化、歷史和故事。

旁白:張繼聰       

公民教育委員會 聯合製作

節目於二O一一年二月十八日起,逢星期五晚上1900-1930,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