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旅程

2016-07-30
走訪多個綠色國度,認識無數的環保技術,旅程抵達終站。回到思考的起點,或許我們要問,「廢物」,究竟所謂何事?

瑞典,一個在環保最前線的國家,以「邁向零化石燃料國家」作為2050年的目標,其中第三大城市馬爾摩(Malmö)以「綠色策略」入手,從一個工業重鎮轉型為一個結合環保意識和科技的生態城市,而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更是歐洲首個「綠色之都」。這些出色的環保成就,成事的單位,並非環保或商業機構自身,而是每個在其中的人。

自1967年成立環境保護局,經過數十年的辯論、研究和探索,瑞典已發展一套完備的廢物處理政策。如今,瑞典全國的家居廢物,只有不多於1%送往堆填。嚴格執行廢物管理層級(waste hierarchy)的指引,瑞典才有如此傲人的成績,但當地的環保業界卻認為,這刻仍未至善。在焚化公司職員Göran眼中,縱使瑞典在轉廢為能都有一流的表現,當某天再沒有垃圾可以焚化,才是他的願景。

環保作為產業不是新鮮事。可是,推動環保業界持續經營,難道必然是出於盈利的考慮嗎?或許物料回收機構負責人Kim,給我們另一個答案。他深信,把生態視為商業的重要考慮,實踐本身就是教育,讓下一代明白:你不能取去比你付出的多。我們總以為,可持續性和經濟發展絕不相容。由以蜜蜂充當生態指標,到在不久將來落成的自然徑(nature path),馬爾摩機場的主管Peter和環境經理Maria,對機場透過不同的措施,嘗試疏解生態和經濟的根本矛盾,感到無比自豪。

沿著瑞典近五十年的環保軌跡,不難發現,可持續性並非是純粹的生態議題,更是植根文化的生活方式。假若成就瑞典「綠色國度」的單位是人,更微細的單位,是他們如何看待保育、對自然,以至生命本身的觀念。

一艘北歐沉船的故事,竟可讀出「無用之用」的東方韻味。首航以沉沒告終,不見天日三百年,瓦薩號(Vasa)卻在失敗的歷史中獲得新生命。在仲夏節當日,作別花柱圍舞後,我們穿越「屬於所有人」的森林——寫在瑞典憲法的《自然享受權》(Allmansrätten),讓每一個公民進入即使是私人土地的森林,滑冰、散步、垂釣、摘果,享受自然——跟瑞典的年青人漫談。究竟在瑞典新一代眼中,他們走過的「綠色教育」,如何影響對未來、當下的想像?

萬物自有其旅程,我們皆是光陰的過客。廢物由無所用到有所得,回歸循環是一次沒走完的旅程。那麼,你我他由生入死,這段歸途,我們能帶走甚麼、留下甚麼?走到終站的尾聲,我們拜訪哥德堡(Gothenburg)鄰近的小島,與一位生物學家碰面。Promessa 的創辦人Dr. Susanne,積極推廣自行研究的生態冰葬(Eco-burial),透過先進的冷凍技術,將棺木連遺體化為粉末,最終變成對土地無害的養分,做到真正塵歸塵、土歸土。雖然理想仍然未能落實,但這位科學家深信,這種順應自然的方法,是人類作為土地守護者最真誠的回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山之石看似遙遠,然而從大世界到小念頭,天人合一,任何新的旅程,總是由轉念開始。願我們為這城市、這地球努力走下去。

編導:朱順慈
助導:鍾曉烽、黃嘉慧

天人合一

萬物皆有盡時。由七十年代開始,地球自然資源已開始入不敷支。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我們的生活模式正在過度耗用自然資源,怎樣才能轉廢為能,是我們這一代必需要反思的議題。
香港電台希望藉着一連十集半小時的電視紀錄片節目,將現時本地非常關注的環保議題,向專家請教,並參考鄰近亞洲地區,以至歐美等先進環保國家的成功例子,深入探討及分析他們怎樣處理每日不斷製造的都市固體垃圾。怎樣令垃圾的體積降低。怎樣有效地把垃圾分類、回收,甚至將這些廢物變成有用的資源。還有怎樣致力尋找可再生能源、怎樣將石屎森林變成綠化城市等等。目的除了增加大眾對環保及節約能源的意識,還讓我們為自己找尋合適的出路,為下一代的綠色家園出一分力。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