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黃霑・好香港

2016-02-07
黃霑是香港流行文化創作的一個經典,作曲、填詞、廣告、寫作、電影及舞台劇,幾乎涉足所有流行文化項目。由六十年代直至2004年辭世,他的創作生涯經歷香港本土流行文化的萌生,高峰,直至褪色各個歷程。遊歷黃霑的創作路途,彷似參看一套戰後香港流行文化發展史。

今日香港年輕的一代,就算不認識黃霑這個人物,他的作品,例如獅子山下,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也必定接觸過。

「兩個夠晒數」,「誓要去入刀山」,「好事自然來」,這些口號片語可能你不知道出處,亦不知是黃霑作品,但也必琅琅上口。黃霑那一代的創作人,不單孕育出 屬於香港自己的本土流行文化,更將之發揚至風靡全球華人,傲視東南亞。這些文化元素已經理所當然地化作香港的一部分,亦成為不同年代的香港印記。

若果說流行文化是緊貼社會的所思所想,是當時社會的共同意識,幾十年來陪着一代又一代人走到現在的這些作品,又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香港故事?這些我們衷心地喜歡過的作品,有否蘊含着我們潛意識中的香港精神?

經歷過七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黃金時期的人,不自覺地呼吸著身邊的流行曲、電視劇、廣告及電影,自會對這些黃金歲月有所體會。假若換個角度,以一個局外人的目光去看,又會看見怎樣的光景?

此時此地回顧黃霑作品和創作背後的故事,正好給我們一個角度去重新了解這個香港是怎樣一步一步的走過來,重新認識香港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個故事的起點是黃霑,結局卻在未知的遠處。

導演: 李志毅  葉敏

----------------------------------------

是黃霑,也是香港故事


阿果


人人都說,黃霑才華洋溢,是香港的傳奇;許多人稱,霑叔是鬼才,其筆下的作品(如《獅子山下》),不單寫下「不朽香江名句」,更盛載了七百萬人的香港故事。


這些說法都沒錯。不過,黃霑之所以寫作不朽香港故事,除了因為他是鬼才、傳奇,更因為他在這小城長大、生活、呼吸、讀書、走路。他和千千萬萬的「我哋大家」一樣,都是香港人。


這香港人生於廣州。1949年,八歲的黃霑跟隨家人,落戶深水埗桂林街,一住就住了十多年。在深水埗,這小伙子一邊呼吸五、六十年代的空氣,讀書睇戲,還見證歷史。事後大家認定左右社會發展的大件事,如石硤尾木屋區大火、雙十暴動、六七暴動,都曾經在小黃霑眼皮底下發生。深水埗街頭的生活經驗、時代賦予香港的件件大事,深深模塑黃霑日後個性和人生路向。


黃霑膾炙人口的創作,亦與這段既「個人」又「香港」的歷史,密切相關。譬如說,當日黃為《獅子山下》填詞時,他腦裡所想的,正是對六七暴動的私家心情。見識過炸彈遍地的恐怖,這個香港人在想,我哋大家要走下去,就不能左右對立,互相攻訐。「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由此而生。黃霑沒錯是大鬼才,但這些年來,大家聽見《奮鬥》就熱血沸騰,《獅子山下》前奏一響就眼泛淚光,全因歌詞背後盡為「是他(黃霑)也是你和我」的香港心情。


七十年代,黃霑跟香港和香港人,一同起飛。適逢大眾媒介與普及文化的興起,他游走不同媒介,不停創作,作曲,填詞,廣告,寫作,電影……哪個地方都有他的口水。「你熱愛生活,點會寫唔出嘢,點會乾呢?創作源自生活。」霑叔生前這樣回憶那段創作好時光。眾所周知,那個時代也是香港的好時光:港英政府實施連串重大政策,一套社會秩序正式形成;本地意識、香港身分逐漸興起,港人開始視獅子山下為安居之所;更重要的是,香港人終於擁有代表自己的流行文化。


接下來的,已成歷史。盛極一時的流行文化,經過七八十年代的高峰後,漸走下坡。時至今天,愈來愈多人慨嘆香港流行文化已在衰亡——就連黃霑,零四年離世前所寫的博士論文亦認定,香港聲音將淪為大中華合唱的幾道音符。研究流行文化多年的吳俊雄卻不同意,他眼中的港式流行未死,現在不過進入多元分眾的新時代。


流行文化和香港故事會怎樣走下去?沒人知道。但我們當下可做的,是老實回望。「黃霑就是認識香港流行文化的捷徑。」在黃霑書房深耕多年的吳俊雄,如是道。

文化樹下

好時代,孕育出很多獨立特行,奇峰突出的人物,催生多元文化,令我們生活多姿多釆。我們曾在流行文化領域裡發光發熱的;如港産片、電視劇、廣東歌丶漫畫、廣告、報紙雜誌等,其影響力,對大中華地區及東南亞,無遠弗屆。回顧過去,在各式媒體背後發功的文化推手、巨匠多如繁星。跨媒體創作鬼才有黃霑,吳昊則是發掘香港掌故的大旗手,董培新由創作小說插圖到電影海報至今成為獨步風格的畫家,還有開創本地文化雜誌「號外」的其中一位重要寫手丘世文,而老夫子(作者:王澤)也是跨世紀代的文化符號,單看他們的故事,已令人回味。然而,人物傳記好看,還在於它能展現人物與時代的互動關係,這也是「文化樹下」這輯節目的方向。 每集52分鐘節目,將引領觀眾走進我們的文化樹下,聽聽各個殿堂級文化人的故事,仰望繁茂的文化枝葉、乍現的陽光。 節目播出時間 2016年1月31日起,逄星期日,晚上九時三十分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