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視點31*2015 #28

2015-07-14
主持:彭德章  黃雅文

 
啟晴邨食水被揭發含鉛,風波愈滾愈大,更證實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另一個公屋項目葵聯邨,亦發現食水含鉛,其中一個水樣本更含高達每公升64微克,遠超世衛標準。政府未能確定污染源頭,長遠解決鉛水政策未定,並一直以「擠牙膏」的方式處理今次危機,受到外界批評。到底事件何時才能「鉛」結?
(採訪: 崔港英、徐韋洛)
嘉賓: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為何找出源頭都做不到?」
香港公正行技術總監賴達明:「接駁位外、其他零件有無問題?政府需交代多些資料。」

 
日本戰後開始提倡「食育」(食物教育),最初鼓勵小朋友要吃有營養既食物,現在日本社會越來越富裕,就要解決營養過多同肥胖既問題。按照日本文部省的規定,食育全部有嚴格課程,譬如三年班的小朋友要設計食譜、準備一次早餐給家人吃、六年班要學薯片課程,用酒精燈進行實驗,學生需要知道薯片的油份高達20%。日本教育界說,現在的孩子吃太多西式快餐,口味變重,讓日本料理的傳統無法承傳。一位日本大學教授進行了一個針對孩子味蕾的研究,竟發現超過三成的孩子連基本的甜酸苦辣都不會分,原因孩子吃垃圾食物太多,連食物的原味也忘記了。日本人相信,食育就是生命教育,教導孩子真正的食物原味,可以承傳對自然的崇敬之心。
(採訪:高怡琳)

 
英國去年立例把食物教育加插成為學校必修課程,多個歐洲國家以至日本也有相似的策略,希望從讓學童了解食物的本質。相反,香港的教育制度對食物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遜外國,而家長亦只著重催谷小孩的學業成績,以及報讀一連串的興趣班。小朋友可能學業成績一百分、琴棋書畫樣樣皆精;但事實對餐桌上食物的了解,可謂微乎其微。「食」是最基本及最重要的東西,何以家長、教育界所忽視呢?
(採訪:周靜琳)

視點31

看真.看穿
有角度,有態度
透視偽術 揭示現象

主持:黃雅文 彭德章 利君雅
時事雜誌節目
逢星期二晚8:00pm-8:30pm
港台電視31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