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航運連城

2017-08-14
香港航運業在上世紀發展得極為蓬勃,更曾是本地經濟的重要支柱。香港由小漁村發展成舉世知名的海港,仰賴的除了天然地理優勢,還有不少後天因素。

香港位於珠江口以西,擁有維多利亞港這個天然良港,以及九龍灣、香港仔、屯門等弧形海灣,更有高山作屏障,自古便是商船的糧水補給站和避風港。及至明、清時期,因香港與周邊省分盛產香樹、鹽和珍珠等土產,香港更成為各類商品的集散地和出口港。

香港航運業的早期發展實有賴外資大企業東來經商。英國統治香港後,實施自由港政策,成功吸引洋行、商人前來,加速貿易航運。1841年,渣甸洋行買下東角(今銅鑼灣)的地皮,次年更將總部由廣州遷到香港,並易名為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於1882年成立怡和輪船公司,在香港、上海等地設置碼頭、倉庫,並以東角為總部,設有船隊、碼頭、貨倉、工廠、辦公大樓、員工宿舍以及大班府邸等。此外,蘇格蘭人德忌利士‧拉伯亦於1843年來港,創立了德忌利士洋行,並買下香港仔海濱地皮,興建船塢。

因應市場對新船隻和船隻維修的需求,怡和、德忌利士聯同鐵行輪船公司等洋行,於1863年在廣州成立香港黃埔船塢公司(黃埔船塢),三年後在港登記成為有限公司。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收購和合併,黃埔船塢放棄廣州業務,並在紅磡興建大型船塢,帶動了地區發展。黃埔船塢在19世紀後期成為本地船塢業霸主,其造船技術和造船數量更在亞洲名列前茅。

當香港發展成國際航運中心,碼頭和沿岸倉庫亦相應增加。分別於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在尖沙咀興建的九龍倉碼頭和太古倉碼頭(藍煙囪貨倉碼頭),就令尖沙咀得以發展成九龍區的商貿中心和交通樞紐。

1920年代,海員大罷工和省港大罷工曾令本地航運業一度低沉,但過後則迅速回復興盛。日軍佔港期間,航運業更陷入停頓。二戰之後,航運業再次復甦。直至1950年代,韓戰引發聯合國對中國實施禁運,則大大打擊香港作為轉口港的業務。同時,由於國內形勢動盪,不少企業家、商人紛紛來港發展,令香港經濟開始轉型,經濟重心逐步轉移至輕工業和金融地產業。於是,海上航運、修船和造船行業,亦不再是本地的經濟支柱。

主持:
劉智鵬教授(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
曾卓然博士(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受訪嘉賓:
丁新豹教授(歷史學者)
潘新華博士(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築系兼任教授)
馬冠堯(工程歷史研究者)
郭錦華(退休遠航船長)
梁盛康(太古船塢前員工)

編導:伍自楨

播出日期:14/08/2017(星期一)
晚上9時至10時–港台電視31、31A

歷史說香港

  • 視像
  • 中文
  • 文化
  • 已完結
歷史說香港

簡介
《香港歷史系列》一直以來都以紀錄片形式,配以口述歷史與電腦模擬畫面,讓香港歷史重現觀眾眼前,喚起大眾對香港的集體回憶,同時加強年輕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本輯節目內容以《香港歷史系列 III》為鑒,與歷史學者探討香港的歷史大事,從多角度分析這些重大事件在香港歷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對香港發展的影響。

節目內容包括香港醫療制度的成立、早期航運發展、香港抗日、司法制度建立的過程、華商與市鎮發展、公共房屋政策,以及交通系統發展,並且發掘更多歷史事件及人物,務求能把香港的歷史面貌更全面地呈現出來,加深普羅大眾對香港歷史的認識。

本輯節目共6集,2017年7月31日起,逢星期一晚9時至10時,在港台電視31、31A播映。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