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亞洲鯉魚反恐戰

2016-09-05
在美國伊利諾依州巴斯市,一個看似平靜的城市,Kannie 正準備聯同市內的成年人和小孩,一起參與一場反恐戰,對手是聲名狼藉的亞洲鯉魚。她目睹魚群由水中躍出水面,來一個鯉魚翻身,再潛回水中。這詭異的場面背後,是一場嚴峻的生態災難。亞洲鯉魚在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引入阿肯色州,目的是淨化池塘的水,可是牠們卻逃離池塘,游進河流系統。牠們生命力強,是適者生存世界裡的勝利者,把本土物種幾乎推向滅絕邊緣。牠們勢如破竹,假若繼續攻陷北方,將會造成無可估量的破壞。但怎樣才能阻止牠們長驅直進呢?美國政府花費巨額金錢嘗試消滅亞洲鯉魚,生物學家追蹤牠們的一舉一動,然而有美國人卻認為他們有更佳妙法:「若你無法打敗對手,便吃掉牠們吧!」漁民 Clint Carter 向 Kannie 示範如何把亞洲鯉魚折骨,以迎合怕魚骨的美國人。企業家Michael Schafer 和于泳琴把入侵魚類看成商機,給世界各地提供有益健康的蛋白質食物。許多人聞亞洲鯉魚色變,但有人卻樂觀地認為,牠們會躋身美國飲食文化,到底孰是孰非呢?不久前中國國內有商人入口野生的亞洲鯉魚,Kannie 跟隨牠們的回歸路線去到深圳。內地的消費者,又怎樣看待這些去國數十年後重返故土的海歸派呢?

惜食地球人

地球上的天災人禍,導致農作物失收,許多地方食物供應不穩,全球有八億人口沒有足夠食物。隨著人口膨脹,世界資源重新分配,發展中國家富起來,人類整體對肉類和優質糧食的需求量有增無減,在在令僅有的土地、淡水、能源和海洋資源增添極大壓力。本節目會走進非洲、美洲、歐洲和亞洲,採訪各地的科學家和食物生產者,如何跳出框框,以新思維帶動未來食物的可持續發展。節目會以輕鬆和趣味的切入點去探討,描述的不是苦難和困惑,而是充滿色彩和笑容,尋找食物的環球旅程。攝製隊一直在路上,在流動的風景中,走訪世界各地的人,以開朗和積極的態度去迎接本世紀其中一個最嚴峻的挑戰。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