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
返回
第五集《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特輯 - 陸錦標•很害羞的中微子》
2024-03-10
「我們的知識要每一代傳一代增長上去,我也有責任將我有生學到的傳去下一代。」
被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為宇宙基本粒子之一,太陽、恆星要靠它來發光發熱,它的神秘面紗背後,或可有助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朱經武教授席教授陸錦標,大學期間已對粒子物理現象產生好奇,90年代更因日本提出一個用全部核電廠去產生大量反中微子,從而用來證明中微子振盪的真確性的研究,決定專注研究中微子物理學。
2012年,陸教授與其合作的國際團隊在大亞灣核電站首次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這個實驗確立表明中微子有可能破壞宇宙正反粒子聯合的對稱性,還解釋到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的可能性。這個突破性發現,證明中微子有可能破壞宇宙中正反粒子聯合的對稱性,為研究為何宇宙中的物質比反物質多提供了一個新方向,更讓陸錦標在科研路上獲得不少國際性的獎項。包括「美國物理學會潘諾夫斯基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歐洲物理學會高能粒子物理獎」以及「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但謙遜的他不敢居功:「這樣大型的實驗,其實需要很多不同技能的工作人員合力支持、一同貢獻,所以這獎項應該是屬於大家的。」
中微子無處不在,陸錦標對科研的靈感,同樣來自宇宙的萬事萬物,尤其認為大自然仍然充滿著很多奧秘。他與年青科學家傅凱駿(香港科技大學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對談時說:「做實驗角度,我會鼓勵同學自己探索,我通常給他們很多自由。」
花上大半生的時間做科研的陸錦標,十分重視培育下一代,更熱愛從事研究教學,希望花更多時間了解今日年青一代的想法及長短處,從而作出適當的培訓,達至傳承。
被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為宇宙基本粒子之一,太陽、恆星要靠它來發光發熱,它的神秘面紗背後,或可有助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朱經武教授席教授陸錦標,大學期間已對粒子物理現象產生好奇,90年代更因日本提出一個用全部核電廠去產生大量反中微子,從而用來證明中微子振盪的真確性的研究,決定專注研究中微子物理學。
2012年,陸教授與其合作的國際團隊在大亞灣核電站首次發現第三種中微子振盪模式,這個實驗確立表明中微子有可能破壞宇宙正反粒子聯合的對稱性,還解釋到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不對稱性的可能性。這個突破性發現,證明中微子有可能破壞宇宙中正反粒子聯合的對稱性,為研究為何宇宙中的物質比反物質多提供了一個新方向,更讓陸錦標在科研路上獲得不少國際性的獎項。包括「美國物理學會潘諾夫斯基獎」、「基礎物理學突破獎」、「歐洲物理學會高能粒子物理獎」以及「2019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但謙遜的他不敢居功:「這樣大型的實驗,其實需要很多不同技能的工作人員合力支持、一同貢獻,所以這獎項應該是屬於大家的。」
中微子無處不在,陸錦標對科研的靈感,同樣來自宇宙的萬事萬物,尤其認為大自然仍然充滿著很多奧秘。他與年青科學家傅凱駿(香港科技大學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對談時說:「做實驗角度,我會鼓勵同學自己探索,我通常給他們很多自由。」
花上大半生的時間做科研的陸錦標,十分重視培育下一代,更熱愛從事研究教學,希望花更多時間了解今日年青一代的想法及長短處,從而作出適當的培訓,達至傳承。
科研與我們並不遙遠,每一次重大的科研成果都推動著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科學家們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創新,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解開了許多謎團。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技術的進步,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從醫療領域的突破,到能源、環境、通訊等各個領域的創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可能性。
《科學•創未來》由五集紀錄片組成,將介紹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的精彩內容以及介紹獲獎者的故事。
首集將介紹未來科學大獎周的活動,讓觀眾了解最前沿的科研議題,以及對大獎周有更全面的認識。此外,亦會透過2023年的未來科學大獎各獲獎者參與的圓桌對話,讓獲獎人分享他們的經驗、見解和對未來發展的想法,並與其他科學界的專家進行互動和討論。
最後三集中,每集將以一位歷屆獲獎的香港科學家為主角:2016年榮獲生命科學獎盧煜明教授、2019年榮獲物質科學獎陸錦標教授,以及2022年榮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莫毅明教授。通過他們的故事,觀眾可以看到科學家在科研之路上的追求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同時,年輕科學家將與獲獎科學家進行對談,分享彼此的在科研旅途上的經驗和感悟。
《科學•創未來》
由香港科學院、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有限公司、香港電台聯合製作
資助機構:創新科技署
旁白:劉焯文
監製:楊慧雅
《科學•創未來》由五集紀錄片組成,將介紹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的精彩內容以及介紹獲獎者的故事。
首集將介紹未來科學大獎周的活動,讓觀眾了解最前沿的科研議題,以及對大獎周有更全面的認識。此外,亦會透過2023年的未來科學大獎各獲獎者參與的圓桌對話,讓獲獎人分享他們的經驗、見解和對未來發展的想法,並與其他科學界的專家進行互動和討論。
最後三集中,每集將以一位歷屆獲獎的香港科學家為主角:2016年榮獲生命科學獎盧煜明教授、2019年榮獲物質科學獎陸錦標教授,以及2022年榮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莫毅明教授。通過他們的故事,觀眾可以看到科學家在科研之路上的追求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同時,年輕科學家將與獲獎科學家進行對談,分享彼此的在科研旅途上的經驗和感悟。
《科學•創未來》
由香港科學院、未來科學大獎基金會有限公司、香港電台聯合製作
資助機構:創新科技署
旁白:劉焯文
監製:楊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