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奶瓶兒

2022-02-14
收藏者張西門,多年來收藏了多款不同年代的玻璃奶瓶,其中最珍貴的一個,是他從屯門龍鼓灘一個荒廢村落中找到,估計已經有百年歷史的本地出產雙頭玻璃奶瓶。張西門會為大家細說玻璃奶瓶在香港出現的歷史,以及從奶瓶反映的當時社會狀況。
 
上世紀初,由於物資缺乏,大部份市民的生活都不容易,因此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往往只是最簡單的——長大成人。今年94歲的盧亞香婆婆,記憶中,父母從來都沒有對她說過任何期望的說話,只希望她能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因此,盧婆婆亦以同樣的方式教養自己的子女,從小便訓練他們的自理能力,希望子女能夠有足夠的意志與毅力,面對人生中的不同逆境。
 
作為兩女之母的嘉玲,在大女兒出世時,曾經是一名"緊張大師",事事以女兒的安全為首要考慮,雖然隨着小女兒的出世,嘉玲開始學習放鬆,但香港的生活環境,以及教育制度,都令她感到壓力,甚至有點迷失。嘉玲希望能夠重拾自己當初對女兒許下的期望:只要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另一邊的Jamie, 認為放手讓子女嘗試,即使失敗,即使受傷,也是成長的一環,她認為陪伴子女成長,從旁作出支持與鼓勵,對小朋友更為重要。
 
一個世紀下來,香港的父母之道改變了多少?

編導:彭志敏


香港故事 - 世紀物語 (第51輯)

有人說,改變並非一朝一夕。亦有人說,改變可以是彈指之間,甚至一瞬間。
從前的小漁村,蛻變成今日一個國際大都會,當中,幾多事物歷久不衰,又有幾多在時代巨輪下悄然流逝。歲月悠悠下,香港又改變了多少?
今輯<香港故事>,我們會由昔日的人、物、事開始,一個上世紀的磨草藥工具,一個金屬打票機,一個上百年的玻璃奶瓶,每一件保留下來的東西都有它的原因與故事,透過不同的小故事,讓我們一起看我城今昔前後的改變。

旁白:馬浚偉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