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Loading ...

偶戲誌

2018-03-18
木偶戲曾經在香港不同的年代,在民間擔當着重要的娛樂和祭祀角色。

木偶戲古時又稱傀儡戲,早在十九世紀的七十年代前後,廣東杖頭木偶已經流行於東莞一帶,香港跟東莞相鄰,故亦常有木偶戲班來港獻技。

廣東杖頭木偶戲又稱手托木偶,顧名思義,它是靠藝人托着一尊只得上身的木偶,一邊舞動一邊歌唱來演出,目前在香港已經難得一見。現時,華山傳統木偶粵劇團算是其中一個較活躍的戲班,其班主陳錦濤在過去三十幾年,曾到過香港不同地區演出神功戲,但近代因觀眾對木偶戲的興緻大減,他的表演多只見於新界的太平清醮,而鮮見於其他場合。

木偶戲除了會在醮會、廟會、廟宇開光或節慶日子看到,農曆七月盂蘭節也曾經是劇團的旺季,像六十年代的深井村便做過潮州鐵枝木偶戲。在五六十年代,香港很多地方都可看到鐵枝木偶戲的蹤影,但隨着社會變得富裕,普羅大眾逐漸愛看真人演出的神功戲,不少潮州鐵枝木偶團亦只得歇業解散,退出歷史舞台。

由福建來港的黃暉是一名資深的木偶戲師傅,他回想七十年代尾至八十年代初,由於不少西方遊客都希望到香港感受一點中國熱,頓使傳統的演藝文化大受歡迎,當時他每晚隨着溫陵劇團在美麗華酒店的宴會廳-萬壽宮演出一套經典掌中木偶戲《大名府》,贏盡各地賓客的掌聲。

擅長福建掌中木偶戲(又稱布袋戲)的李貽新師傅,為政府演出文娛節目已有三十年,但近年演出的機會日少,影響生計,令他多年來辛苦培訓的木偶藝人亦不斷流失,叫人無奈。

吾土吾情

香港承傳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因它在地理、歷史上的特殊位置和角色,百多年來,香港既是中國人前往外地的重要中轉站,亦是他們落地生根的新家園。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種族和國籍的人士均匯聚於此,不同文化、風俗和技藝在這裏得以傳承、演化、融合,令這片彈丸之地,流傳著豐富的文化遺產。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這概念亦愈趨普及,本土對文化遺產的保育亦逐漸重視。

本節目希望立體地呈現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令大眾對各項文化有更透徹的了解,加強對瀕危的本土文化的保育意識;同時文化在不同社區落地生根,既產生多樣的社會意義,亦是人與人之間凝聚力的來源;再者,具體地呈現文化承傳對社會,甚至社區所造成的正面力量,更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