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Loading ...

南音杳裊

2018-02-11
南音杳裊

南音曲韻悠揚,惹人愁思。廣義的南音雖可追溯至遠古,但廣東的南音始於何時,卻無從稽考。清朝道光年間,廣東出現一本叫《粵謳》的書,載有很多以廣府話寫成的七言句子,乃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廣東民間說唱文學。

二十世紀初,南音在香港十分盛行。杜煥則是當年本地最有實力的地水南音演唱家之一,獲譽為一代瞽師。他在1910年生於廣東肇慶,出生三個月已失明。七歲時,家人送他往一名瞽師處學占卜,故他後來便隨師傅到廣州生活。但杜煥不愛占卜,反而喜歡拿着兩片竹板拍打,沿街賣唱木魚歌,漸漸跟一些唱南音的瞽師混熟,最終拜在孫生門下。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內地時局動盪,杜煥便來到香港謀生。當時香港仍有公娼,杜煥因歌藝不凡,很受妓女和客人歡迎。1935年,香港禁娼,令杜煥的生計大受影響。戰後,他回到街頭賣唱,但知音人已不復在里巷徘徊,而是在涼茶舖或家裏聽電台廣播。

然而,杜煥在當時已頗具名聲,故後來獲香港電台邀請,定期到電台演出,直至節目於1970年停播。為求生計,他惟有重回市井民間,在亞皆老街新華戲院對出的角落挑燈夜唱,粵劇名伶阮兆輝當年更會特意前往那裏,欣賞他的演出。杜煥於1979年去世,但身後蕭條,連殮葬亦險些無人過問。

杜煥一生坎坷,加上長年吸食鴉片而形成的「煙屎喉」,令他唱起南音來特別滄桑又有韻味,演出入木三分。唐健垣博士和榮鴻曾博士曾在杜煥晚年時跟他接觸,二人各有所得,亦同時為杜煥的絕唱留下寶貴的聲音文獻。


編導:伍自禎
播放時間:2018年2月11日(星期日)晚上9:30,港台電視31、31A

吾土吾情

香港承傳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因它在地理、歷史上的特殊位置和角色,百多年來,香港既是中國人前往外地的重要中轉站,亦是他們落地生根的新家園。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種族和國籍的人士均匯聚於此,不同文化、風俗和技藝在這裏得以傳承、演化、融合,令這片彈丸之地,流傳著豐富的文化遺產。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這概念亦愈趨普及,本土對文化遺產的保育亦逐漸重視。

本節目希望立體地呈現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令大眾對各項文化有更透徹的了解,加強對瀕危的本土文化的保育意識;同時文化在不同社區落地生根,既產生多樣的社會意義,亦是人與人之間凝聚力的來源;再者,具體地呈現文化承傳對社會,甚至社區所造成的正面力量,更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