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唐君毅與香港》(下)|嘉賓︰趙敬邦(作者)

2024-02-03

《唐君毅與香港》(下)|嘉賓︰趙敬邦(作者)

2024-02-03

【開卷樂】《唐君毅與香港》-在港留下足跡

1949年,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唐君毅移居香港,並在香港致力辦學,提倡人文主義精神。《唐君毅與香港》一書回顧唐君毅在香港的足跡,既幫助了解唐先生的心路歷程與學術思路,亦讓讀者了解當時的香港面貌。

唐君毅來港初年,曾與錢穆在華僑工商學院任教三個月,這裡便是唐君毅在香港早期的落腳點。1949年,唐君毅、錢穆和張丕介三人共同創辦「亞洲文商專科夜校」,翌年在由上海來港的商人王岳峰捐助下改為日校,並租用深水埗桂林街61、63、65號的三樓和四樓作為校舍。書中引述新亞書院早期畢業生唐端正教授的〈六年滄桑話新亞〉,描述當時校園的環境:「學校的樓下是紡織工廠,終日機聲軋軋。對面是一座廟會頻頻的三寶佛堂;後面是一間潮洲飯店,叫賣之聲,不絕於耳;稍斜是一間絃歌不息的小舞廳。而樓梯的轉角處,亦常有難胞晏睡不起。」而唐君毅妻子和女兒亦來港定居,桂林街也成為他們一家在港的首個居所。

書中記述,唐君毅在港大兼課後愛到太平山頂遊覽和寫作,這習慣持續一段長時間。據唐先生妻子謝廷光憶述,唐君毅其中一篇重要著作〈孔子與人格世界〉,便是他在太平山餐廳寫成。書中亦提及唐君毅愛與學生郊遊。為隆重其事,師生更會穿恤衫、西褲和皮鞋。除了散步郊遊,唐君毅在港另一個重要活動就是買書,中環石板街便是他常去的地方。新亞書院成立初期缺書,唐君毅四出搜羅,憑各人努力,新亞書院後來成為當時香港其中一間藏書最多的學校。

沙田道風山對唐君毅的學術思考別具意義。當時著名佛學家歐陽竟無,和後來成為當代新儒家三聖之一的熊十力曾激辯儒佛利弊。兩位先哲的思想,激發了唐君毅借鑒佛教判教方式,融通成「心靈九境」的哲學論述。後來他更應信義神學院邀請,在道風山演講。這些經歷讓他思考無神論和有神論之間如何並存,乃至中西文化如何融通。

唐君毅晚年患癌,但他仍堅持授課。當時新亞研究所位於新亞中學四樓,唐君毅拖著帶病之軀難辛地走上農圃道樓梯,成為了他在新亞研究所最後的身影。他亦常到尖沙咀樂宮樓(現美麗華酒店)與朋友聚會,直至逝世前一晚仍到樂宮樓和朋友見面。唐先生重視授課和友誼,香港這地方也記下了他許多的足印。

唐君毅亦留下不少文化寶藏供後人參閱,此書作者趙敬邦,本身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兼任講師,他整理了唐君毅的藏書,並輯錄在書中第三章〈留給香港的遺產〉。有些藏書中有唐君毅的篆刻印章,少數更有他的簽名。他在閱讀時也留下不少筆記和眉批,對於我們了解他的思想甚有幫助。唐君毅曾對父親唐迪風寫的《孟子大義》的排版和內容作出多次修訂,此書對他甚具價值。趙敬邦亦整理了他人贈予唐君毅的書籍,從而了解其人際網絡。

唐君毅與香港之間互為影響,在香港的經歷,改變了他對世界事物的看法,而他亦對香港文化影響深遠,為這個商業掛帥的城市增添了人文氣息。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