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00:0000:0000:00
00:00

億都國際控股(0259)主席方仁德

2023-01-12

億都國際控股(0259)主席方仁德

2023-01-12
億都(國際控股)成立於1988年,是一家多元化電子零部件公司,經營平板顯示器及模組、OLED和電容器等領域業務。總部位於香港,並於內地廣東省及江蘇省營運立要生產基地,為全球客製造及銷售液晶體顯示器(LCD)及液晶體顯示器模組(LCM)產品。億都1993年在本港聯交所上市,至今快三十年。

剛於去年8月底接任主席的方仁德接受本台專訪時指,經過多年發展,今天億都業務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板塊是主業顯示屏(display),當中可再細分為LCD、LCM(即LCD再加模組)、電容式觸控面板/薄膜電晶體(Thin-Film Transistor, TFT)及TFT-CTP,後者屬電容式觸控操作,今天日常生活用品,很多用上這類輕觸性屏幕,應用層面擴至智能家居、智能辦公室、醫療、車載產品等均會應用到。

至於第二板塊電容器(capacitor),億都營運當中三類:鋁電解電容(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薄膜電容(film Capacitor)及超級電容。方仁德指,全球各地正追求碳達峰及碳中和,但人類社會對電需求持續上升,大家不能再如從前般燒煤、燒炭無序排放,加上全球追求儲能(energy storage)技術,電容產品擔當一個重要角色。至於第三板塊業務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當中亦細分三部分:包括被動式有機發光二極管(PMOLED)、ePAPER及Micro OLED,特別是最後這部分,他指正處於研發階段,距離商業應用日子不遠。目前第一板塊業務是億都主業,第二、第三板塊則透過聯營公司於億都報表中反映出來。

早前億都公布截至去年9月止半年業績,營業額升18.8%至7.35億元,股東應占溢利增長1.4倍至2.98億元。期內整體毛利增加22.8%至1.22億元,毛利率增加0.5個百分點至16.5%。方仁德分析,上半年盈利倍升,除了成本控制得法外,更重要反映數年前公司轉型發展觸面屏幕,並多做較大呎吋屏幕,成功向高增值產品進發優勢,億都產品結構改變後,這兩、三年銷售出現很大提升,毛利空間亦在進步。加上期間億都出售部分南通江海股份,套現2.48億元外,實現稅後收益約1.48億入帳,進一步推高上半年盈利。

他指,億都產品呎吋擴大是增長點,亦努力發展客制化(customerize)產品,即為客戶度身定造,故可獲取較高毛利率。雖然期內面對原料及能源成本上升,億都努力控制存貨水平,持續推進高效率自動化,種種優勢亦反映於公司業績中,令億都可以做到客戶心目中的一站式商店(one stop shop)角色。期內液晶體顯示器模組(LCM)的銷售額增長31%至5.16億港元,顯示不少需求正由液晶體顯示器(LCD)面板轉過來,目前LCM占億都營收最大部分。因應客戶購買LCD產品之餘,亦傾向附加模組(MODULE),億都提供設計方案予客戶,成功推高毛利率,預期未來將有更多LCD銷售流向LCM層面。

疫情下醫療需求增加亦有利億都業務。方仁德承認,疫情令這板塊出現不正常急升,預料疫後仍會穩定增長,億都旗下LCD及OLED產品亦滿足到醫療產品市場需求,未來亦會繼續發展這領域,因人口高齡化對醫療產品衍生一定需求,同樣需要輕觸式顯示功能。他補充,疫情催使宅經濟興起,智能家居、城市發展亦為億都提供新的需求,已往這類產品不設顯示屏,今天多附設並加入輕觸式設計,並成了主流方向。億都跟不少客戶保持了逾三十年業務合作關係,雙方打下一定基礎;在中美科技角力下,億都零部件不屬針對目標,沒有打壓壓力下,就具備一定發展及增長空間。

方仁德指,第二板塊電容業務發展不錯。億都05年推展多元化策略,當年投資南通江海,今天成重要一環。由於全球對電需求增加,目前卻面對減排壓力,以新能源車及光伏產業為例,他們均需要電容產品,環顧全球如南通江海這樣可以全方位、全套方案生產電容產品的企業不多,故其未來增長空間可觀。目前南通江海超級電容業務主要集中於江蘇地區,公司亦不斷在擴展產能以應付市場需求,亦合符國情發展,內地雙碳要求下,超容產品合符儲能減排要求。已往內地企業可能要向日本買入這類產品,今天則以國產為主。事實上經多年研發後,國產電容產品質素不差,性價比跟日、台競爭對手相若,面對中美經濟角力,國產品替代正加快推進,亦有利億都旗下業務。

他表示,第三板塊業務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屬另一間聯營公司蘇州清越光電科技發展重點,其潛力可以跟江海相若。上月28日蘇州清越(688496.SH)成功於上海證交所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淨額7.35億人民幣,將用於未來的業務擴張。由於PMOLED業務需要資金拓展,資本性開支及流動資金需求大,特別是重點產品ePAPER正應用於全球超市產品標籤方面,極具市場空間,上市有利發展這方面業務,至於團隊開發中的micro OLED技術,未來可應用於VR及AR產業,亦是具潛力發展項目。

方仁德承認,億都對兩間聯營公司有一定期望,希望令業務日後更多元化,成為一間多元化電子平台公司。億都透過江海、清越可以物色到新市場及機遇,旗下三大業務相互亦有協同效應。但蘇州清越需要一定資本投入,早前上市有利解決這方面要求;主業LCD方面,內部團隊正研究如何提高性能與產能,這業務現金流穩定,足以應付一般性資本開支;至於南通江海早於深圳上市,擁有集資渠道,故三間公司資金發展已作好部署。未來億都重點是找尋新發展機會,他強調不會跨界物色,但會留意電子及先進製造業項目,因市場有需求,公司亦有人力、物力應付,未來在自身發展及併購兩方面只要兼顧得好,億都可以走得更快、更穩。

億都國際1993年在港上市,過去三十年其產品線亦經歷大變動,由早前半導體生產發展至近年顯示屏產品。過去十年億都股價於1至以4.5元上落。新冠疫情開始後,宅經濟興起,億都股價成上升趨勢,近日報3.05元。市值近30億,現價市盈率11倍,周息率8厘。

分析指,億都是一家多元化電子零部件公司,過往業績穩定,能成功物色到有潛力項目,南通江海及蘇州清越就是成功例子。未來隨著本業LCD產品走高附加值路線,有力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佔據一定份額,至於併購回來的電容與OLED業務正進入收成期,顯示億都在探索具有領先及差異化技術及產品優勢企業作併購方面獨具慧眼,有能力在自身增長外,通過收購實現更大增長。

訪問、整理:勞家樂

報道:張詩民

上市公司專訪

  • 聲音
  • 中文
  • 金融
  • 未完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