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00:0000:0000:00
00:00

那年的安樂窩 (公屋)

2014-06-13

那年的安樂窩 (公屋)

2014-06-13
公屋,香港三分一人口的安樂窩。

人口密度、樓層高度使公屋成為香港獨有的特色。

為解決港人的居住問題,上世紀五十年代先有由工務局興建的 "七層大廈" 徙置區,後來,房屋委員會前身(即屋宇事務委員會)成立,隨即興建有獨立廚厠的廉租屋,當時的十大廉租屋邨為北角邨、西環邨、蘇屋邨、彩虹邨、馬頭圍邨、和樂邨、福來邨、華富邨、愛民邨及坪石邨。前房屋署署長廖本懷憶述,前四個屋邨是交由私人建築師行設計的,到屋宇建設委員會設立自己的建築部門才由政府負責設計,坪石邨則是最後一個由私人則樓設計的屋邨。本身為建築師的廖本懷於1960年加入屋宇建設委員會,成為部門第一個則師,隨即開展他人生首個實戰作品-馬頭圍邨,而往後的五個廉租屋邨皆由他直接或監督下設計興建。

談起自己設計的屋邨,年過八十的廖本懷,還是一臉年青人的熱情與投入,細訴他最愛馬頭圍邨的園林綠化,以及因應地形設計出讓最多住戶享有美麗海景的華富邨。每次重遊他一手刻劃出來的屋邨,與街坊住戶閒談後,面對自己設計的建築,或者今天已長成參天大木的老樹,廖本懷笑言總是看不厭。


編導:陳國娟

香港故事(第十二輯)

  • 視像
  • 中文
  • 未完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