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長者健康要留意

9 個相關集數
「年紀大,機器壞」,在人口老化日漸普及的香港,不少長者都被各種疾病纏身,對身體及精神構成壓力。因此,我們更應提倡「未病先治」,確保長者恆常進行運動,強身健體。
載入中 ...

《健康大道》 拳擊手認知障礙症

2015-08-17

《健康大道》 拳擊手認知障礙症

2015-08-17
拳擊手認知障礙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從事拳擊、冰上曲棍球、欖球或美式足球等運動的選手,因為比賽經常受到衝撞,傷及腦部,以於退休後得到認知障礙症的比例會較一般人高。

頭顱骨具有保護大腦的作用,而腦部浮於腦水當中。在拳擊比賽中,拳擊手受到對手反覆衝擊和衝撞,因為要承受強大的扭力,腦部會在短時間內壓迫向頭顱骨而形成腦水腫,導致部分的微絲血管破裂以及輕微出血,腦細胞因此以逐少壞死。

拳擊手是否一定會患有拳擊手認知障礙症,在拳擊界中,現在仍然是議論紛紛,需要進行更多的統計和臨床研究才能立下定論。而然,廣華醫院神經外科部門榮譽顧問醫生郭正光醫生表示,醫學界一般相信,若長期反復暴露於輕微的腦震盪下,可引起腦組織慢性退化,這並非是一個正常的衰老過程。腦細胞的死亡導致腦功能衰退,患者的認知能力會逐漸喪失,有可能出現注意力記憶力衰退、語言表達或理解有困難、難以集中、易激怒、易衝動等徵狀,從而影響日常生活。認知障礙症常見於65歲以上之人士,但是拳擊手認知障礙症的患者有可能提早出現相關徵狀。

要診斷是否患有拳擊手認知障礙症,醫生首先會跟疑似患者進行面談,從記憶力、接收同表達語言能力等各方面進行觀察和了解。之後,醫生會進行一系列臨床檢查去測試五官及身體的神經功能。亦會透過磁力共振掃描直接觀測腦部的受捐情況。而臨床心理學家會為疑似患者進行腦神經功能測試,透過深入面談,有系統的行為觀察,標準化的心理測試及方法,進行腦神經功能評估和診斷。

郭正光醫生表示耍有效預防患上拳擊手認知障礙症,我們應在進行衝撞性運動時耍加強保護措施,盡量減低受傷風險。運動員要進行定期檢查,觀察腦部的變化。另外,充足的睡眠和攝取維他命B亦可維持腦部健康。如果不幸患上拳擊手認知障礙症,當病徵嚴重給患者帶來困擾時,醫生會因應個別患者的情況而考慮藥物治療。


道家氣功有望減輕腦部退化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勤練氣功可提高細胞的端粒酶(Telomerase)活躍度,具減慢細胞衰老的功效。

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一年期間,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與中華傳統醫學治療中心合作舉辦「氣功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療效」的臨床研究。總監袁麗萍老師義務教授道家五行平衡功給多達三百五十個符合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患者。臨床研究報告證實五行平衡功對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療效,不單在疲勞方面有所改善,對身體健康指數、心理健康指數、焦慮及抑鬱等生活質素方面都有顯著的效用。

研究亦發現道家「五行平衡功」對作為抗衰老的生物標誌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性有所提升。負責研究的中心總監何天虹表示,端粒酶為人類細胞的蛋白質,可修復染色體,阻端粒縮短及細胞衰老死亡。隨人體免疫力降低、老化,端粒酶會越來越小、活躍程度減低,形成細胞衰老。研究證實氣功可提升端粒酶活躍程度,即有對抗細胞衰老功效,屬全球首次發現。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由於腦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以導致腦功能的下降。我們將會為大家探討勤練氣功能是否可以減輕腦部退化,治療認知障礙症。


「醫+人」
「醫+人」環節,我們將會為大家介紹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所設立的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的醫療團隊。中醫和西醫在治療病人上一直都壁壘分明,兩者的醫學理念更是南轅北轍。例如,在治療癌症上,西醫的治療對於一些病人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相反,中藥和針灸治療就能有效減低病人對副作用的反應。中西醫結合醫學就可以讓兩者互相了解和學習,互補長短,令到病人得到更有效的治療。今次,我們就介紹一位患有前列線癌的病人如何在中西醫合壁之下治好癌病的經過。


新醫新藥
另外,大家可能以為複製人類身體器官只會出現於科幻電影及小說之中。事實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利用幹細胞技術,以兩年時間製造出全球首個人工「迷你心臟」。今集「新醫新藥」會介紹「迷你心臟」的研發過程,以及在測試藥物的貢獻。而人工心肌纖維亦可望於五年內在臨床應用,製造膠布「貼上」病人的心臟,可暫時修補受損心臟組織。港大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組總監李登偉博士更會跟大家討論臍帶血於再生醫學中的實用性,及介紹萬能幹細胞的應用和最新發展


健康耆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骼新陳代謝的病症。患者的骨質密度減少,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因而容易導致骨折;造成痛楚及引發其他併發症,減低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在老人科中,自發性骨折與跌倒引致的併發症是常見的問題。老友們如果要了解如何預防、診斷及治療骨質疏鬆症,「健康耆談」一定幫到你!!

健康解碼
坊間常說,如果患有皮膚敏感,例如濕疹,要痊癒就需要「戒口」。蝦、蟹、牛肉、鵝、鴨,全部也不能吃!?有些人甚至說鵝、鴨「好毒」。究竟是否真的需要「戒口」?皮膚敏感又有何成因?什麼叫做「毒」?


編導:楊敬存、余穎思

監製:利子良

播映日期及時間:2015年8月17日,晚上8時30分,港台電視31台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