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竹紙有情

2018-01-28
「紮作」是一門傳統民間手藝,歷史源遠流長,雖然沒有文獻記載其起迄的時期,但可以肯定「紮作」是源於古代的祀祭活動。這門手藝已有過千年的歷史,當中蘊含著甚麼文化意涵?負載了多經驗和技巧?當「紮作」走進現代社會,它又怎麼跟從時代的步伐,繼續傳承下去?

《吾土‧吾情》請來香港本地扎作業工會主席冒卓祺師傅及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一起探討「紮作」的起源、歷史、發展及傳承。「紮作」於鄉村的原居民來說,就如一個的循環,它參與每年由年初到年尾的,大大小小的節日、慶典、祭祀和宗教儀式;「紮作」也進入了居民的整個人生,由出生、成長、結婚,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節目從「丁燈」、「花炮」、「大士王」及「麒麟」,講述「紮作」的文化內涵,從中體現它如何展露生命的環形。

生命的起點──丁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新界圍村就有「點丁燈」的傳統習俗,「點丁燈」又稱慶燈、開燈、賀燈。閩南語、客家話、圍頭話等南方語系中「燈」與「丁」諧音相通,「點燈」意寓「添丁」,是居民對生命寄予熱切的盼望。

元宵之前,紮作師傅便會製作「丁燈」。冒卓祺師傅這次來到上水圍,製作稱為「大八角」丁燈。「八角」並非指真正的八角型,而是因為角越多就越接近圓形,有「團團圓圓」之意。丁燈會掛在祖先牌匾的橫樑上,寫了很多吉祥語句,代表了身為父母、長輩的心聲,燈下懸掛了嬰兒名字,筷子、慈姑、柏葉、薑、桔子、蘿蔔、芋頭等,取其諧音寓意,希望祖先庇蔭。

團結社群的祭典──花炮
「花炮」是香港賀誕的特有傳統,是一座紙紮神壇,用來供奉不同神像。大的「花炮」會有50呎高,整座炮架由竹篾和紙條紮成,再裱上各式吉祥物。每個「花炮」有不同「意頭」。昔日村民在拜祭神祀後,便會「搶花炮」,由於時代改變及安全理由,「花炮」改以抽籤形式來分配,抽到合意的「花炮」即表示得到神靈庇佑,未來一年將會風調雨順。「花炮會」令鄉親有機會聚首一堂,共享喜樂的時光,並一同感謝神靈的庇佑,亦祈盼未來可以繼續順順利利,活動帶著團結及感恩的意味。

從孝祭到普度──大士王
慎終追遠,是中國文化的精神,民眾會準備豐盛祭品,希望透過燃燒紙祭品,向先人表達心意,孝祭祖先,繼而普度遊魂野鬼。「中元普度」,便承繼這種精神。法會當日,會有一個十呎高的紙紮「大士王」,亦稱「鬼王」,相傳青面獠牙「大士王」是觀音化身及各鬼魂的首領,有著監管孤魂野鬼的作用,使幽魂有秩序地接受善信施祭。儀式結束後,「鬼王」亦會同時被火化,以恭送大士王離開。

生命的延續──麒麟
中國文化當中,有「四靈」之說。「四靈」,按《禮記》的說法,是指「麟、鳳、龜、龍」。雖然麒麟是人幻想出來的「瑞獸」,但「紮作品」是一種活態的形式,立體地實現想像,使「麒麟」存活在現今世代。客家人尊崇麒麟,在神誕節慶,嫁娶、入伙、打醮之中,他們都會舞麒麟,藉此招引福氣。

傳說孔子出生前,有麒麟來到家中,口吐玉書,玉書記載著他的命運,寫著他是行王者之道,而無王者之位的聖人,這便是所謂的「麟吐玉書」,孔子出生後亦被稱為「麒麟兒」。「麒麟送子,後代繁衍,如意吉祥」,麒麟紮作藴含著長輩對新生嬰兒的祝福,父母期盼嬰兒能學習孔子,實踐仁、義、禮、智之道。同時客家人結婚,會有麒麟到賀,希望一對新人得到麒麟的祝福,能夠生養兒女,繁衍後代,將袓先、父母的理念和傳統,繼續好好承傳落去。

在未來,當子女長大成人,亦都成為小孩的父母,由麒麟的祝賀,到一盞新的丁燈亦會燃點起來,這生命歷程在人類歷史上從未間斷,「紮作」不僅普通的手工藝品,而是用紙、用竹組成生命的弧度。完成一件「紮作品」,必須經過「紮、撲、寫、裝」的過程,彷如每個人的人生:以竹篾和紙條「紮」出骨架,再以沙紙「撲」上淡素的雛型,然後「寫」出各種色彩,最後「裝」上人生絲絲點綴。「紮作」從完成到焚燒殆盡的過程,正正展示著深邃的生命哲學。

吾土吾情

香港承傳著中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因它在地理、歷史上的特殊位置和角色,百多年來,香港既是中國人前往外地的重要中轉站,亦是他們落地生根的新家園。來自五湖四海、不同種族和國籍的人士均匯聚於此,不同文化、風俗和技藝在這裏得以傳承、演化、融合,令這片彈丸之地,流傳著豐富的文化遺產。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這概念亦愈趨普及,本土對文化遺產的保育亦逐漸重視。

本節目希望立體地呈現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令大眾對各項文化有更透徹的了解,加強對瀕危的本土文化的保育意識;同時文化在不同社區落地生根,既產生多樣的社會意義,亦是人與人之間凝聚力的來源;再者,具體地呈現文化承傳對社會,甚至社區所造成的正面力量,更是現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