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地下潛力

2015-09-10
置身在地底之下,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城市的心臟地帶,那裏支持城市各種需要。其實地下空間仍有很多發展潛力,如果將不同的生活設施放在地底下面,可以大大增加讓人活動和使用的空間。

乘坐地下鐵路,可能是我們最經常在地下進行的活動。除了乘坐列車,鐵路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經常踏足的地方,穿過地鐵站上山下山,又或轉車到不同地區,這個地下空間都帶來不少方便。金鐘站現在是最繁忙的鐵路轉車站之一,為配合即將通車的沙中綫與南港島綫,金鐘站要進行擴建工程,緊貼現有車站與行車隧道施工,從地面下挖掘五十米深,將車站原有三層加建至六層。由於要在現有港島綫隧道下面再進行發掘,要進行有一定難度的支撐架工程,才能確保安全。

如果有足夠配套設施,地下空間其實可以與四周地方連接貫通,讓人在地底通過,或者進行更多文娛或商業活動,甚至發展成為地下城?香港剛開始進行地下空間先導計劃,在金鐘至灣仔、銅鑼灣、跑馬地和尖沙咀西四個地區,研究發展地下空間的需要和可行性。工程師參考香港以外例子,到不同地方考察,例如廣州天河區有很多連接地下鐵路的商場,人流非常暢旺,地下四通八達之餘,也製造了不同商機與休閒空間。另一個在廣州珠江新城的地下商場,接通了附近三十幾幢商業大廈,地下有地鐵與無人駕駛列車接通,車路也靠地下通道疏導交通問題,以至地上可以留下空間建造大型綠化公園和文化設施,把地面休憩空間還給市民,對比香港地面人多車多,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地下規劃例子。

香港能否建造地下城,仍是言之尚早,假設已經研究出一定可行性,地下如何能夠善用?一班在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修讀園境建築的學生,嘗試研究尖沙咀九龍公園地下空間,可以發展什麼用途,又怎樣連接現有社區,讓地下空間發揮最大功能。儘管想法天馬行空,但年輕人也許能為將來規劃構想帶來新鮮意念。

編導:許敏芳

主持:陳嘉輝、余嘉明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j2CtbNnu8

地下秩序

  • 視像
  • 英文
  • 知識
  • 已完結
在地下進行建設,無論是管道、隧道或洞穴,都會面對巨大的工程困難及挑戰。如此闖進地下、暗中作業,到底所謂何事?

儘管地下建設行事隱秘,不過如果在香港挖開路旁地下,仍不難發現千「管」萬「管」。究竟誰來主管?

地面的發展要有規劃,地下的建設也必須有其秩序。

一連八集的《地下秩序》於2015年7月23日起逢星期四晚7:00,在港台電視31及無綫翡翠台播出。希望帶領觀眾走進香港的地下世界,看看重重機關下,一群工程人員為何要在地下開發;如何努力開拓、維持地下種種建設的有效運作,解決不同困難;並且在寸金尺土的彈丸之地,再發展地下空間,探索新大陸。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