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秋聲賦(二)

2014-04-09
原文: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瀟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詞解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乎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淒淒切切,呼號奮發。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為陰;又兵象也,於行為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於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詞解。「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歎息。

譯文:
歐陽先生正在夜間讀書,聽到一些聲音從西南方傳來,戒懼地聆聽,說︰「奇怪啊﹗這些聲音起初是淅淅瀝瀝的,蕭蕭颯颯的,忽然間又奔騰起來,聲音澎湃,像驚濤在夜裡拍岸,像狂風暴雨突然而來。它碰到東西,就鏦鏦錚錚的,像金屬發出鳴叫,又像準備偷襲敵人的士兵,銜著禁枚,飛快地前進,聽不到號令,只聽到人馬行走的聲音。」我對書童說︰「這是什麼聲音?你出去看看。」書童說︰「星星和月亮皎潔明亮,銀河高掛天上,四野都聽不到人聲,聲音來自樹間。」
我說︰「唉﹗真令人悲傷呀﹗這就是秋天的聲音。為什麼它要來呢?說起秋天的情狀︰它的顏色慘淡,煙霞減少,雲霧收歛;它的相貌清楚分明,天變得高高的,太陽光色晶瑩;它的寒氣凜冽,刺痛人的肌肉和筋骨;它的意境蕭條,山川一片寂寥。所以秋天發出的聲音,是淒慘悲涼,是呼號,是奮發。不久以前,豐茂的草像一張綠油油的地毯,互相競逐生長,美好的樹木青翠茂盛,令人喜愛,可是,秋天一到,花草碰到它,顏色就轉變,樹木遇到它,樹葉即脫落。令花草樹木衰敗零落,只是秋這種氣候所具的能力的一點點罷了。
「秋,是代表掌管刑法的官,在季候上屬於陰;秋天又是戰爭用兵的季節,在五行當中屬於金。它象徵天地中的義氣,以嚴肅、殺戮作為它的精神核心。上天對待萬物,春天生長,秋天結實。所以,在音樂方面,「商」聲代表西方的聲音,「夷則」是十二律中與七月相應的樂律。「商」就是「傷」,萬物衰老就悲傷了;「夷」就是殺戮,事物發展過盛就要殺戮。
「唉﹗草木沒有感情,尚且有時不由自主地飄零。人屬於動物,是萬物之靈,千百種憂慮干擾他的心,上萬樣事情勞累他的軀體。但凡有了內心的擾動,必定會消耗元精,更何況思考和憂心——這些都是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所不及的事情?必然會使嫣紅的面容變成枯槁木頭,烏黑的頭髮變成白髮星星。何必要用並非金石的體質,去和花草樹木爭榮?想想是誰傷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那秋聲﹗」
書童沒有應對,低著頭昏昏而睡。只聽見滿屋裡蟲聲唧唧,好像響應著我的嘆息。

詞解:
悚然︰戒懼的樣子。
淅瀝︰形容微雨飄灑的聲音。
瀟颯︰形容風吹拂的聲音。
砰湃︰形容波濤洶湧的聲音。
鏦鏦錚錚︰形容金屬互相碰撞的聲音。
銜枚︰枚是一種筷形的小棍,古代行軍襲敵時,命令士兵把它含在嘴裡,禁止他們說話。
慄冽︰寒冷。
砭︰本來解作利用石針扎刺肌膚治病,這裡用為刺。
蔥蘢︰草木青翠茂盛的樣子。
秋︰刑官也︰《周禮》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於時為陰︰古時的人以春夏為陽,秋冬為陰。
又兵象也︰古時邊疆遊牧民族,趁著秋高馬壯,入侵中原以掠農作的成果。
行︰五行。
天地之義氣︰《禮記‧鄉歌酒義》︰「天地嚴凝之氣,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氣之尊嚴氣也,此天地之義也。天地溫厚之氣,始於東北而盛於東南,此天地之盛德氣也,此天地之仁氣也。」「嚴」是嚴格、審別的原則。
商聲主西方之音︰商是五音之一。古時以五音配合四時、四方、五行,商音屬秋、西、金。
夷則為七月之律︰夷則是十二律之一。《呂氏春秋》始以律與曆附會,以十二律應十二月,以占氣候。
人為動物,惟物之靈︰出自《尚書‧泰誓上》的「惟人,萬物之靈。」
渥然︰豐潤的樣子。
槁木︰枯木,形容衰老憔悴。出自《莊子‧齊物論》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黟︰黑黑的樣子。
星星︰出自左思《白髮賦》的「星星白髮,生于鬢垂。」
戕賊︰傷害。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清代以來最流行的古代散文選本之一,「古文」指文言散文,「觀止」一詞出於《左傳》,表示所看到的事物已經盡善盡美,無以復加,所以《古文觀止》解作歷代文言散文的最佳結集。主持陳耀南會透過古文的介紹,讓大家掌握中文的語言藝術,繼而了解中國的學術思想及社會變化。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