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蘇軾 (一)︰北宋文臣

2016-10-01

蘇軾 (一)︰北宋文臣

2016-10-01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年底(公元1037年1月),距離宋朝開國已經七十七年。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及太宗趙光義,為了抑制唐末五代藩鎮軍閥擁兵割據、干預朝政,甚至爭奪帝位的混亂政局,推行以文制武政策,重用文官,所有中央軍、民、財政都由文臣掌管,地方行政長官、副長官,亦即知州、通判、知縣等,都由中央派文官出任,也就是所謂「強榦弱枝」,權歸朝廷。而文官來源,主要通個科舉考試,從民間年輕讀書人之中,經過地方縣、州考試,選拔到汴京禮部應考,成積優秀者,再送往宮中參加殿試,合格的成為進士,獲得出仕為官資格。由於殿試名義上是皇帝親自主考,因此考中進士便是所謂「天子門生」,被視為精英中的精英。

蘇軾的祖父蘇序,是一位鄉村長者,雖然自稱是唐朝宰相蘇味道的後裔,但世代務農,從來未有人出仕任官。而且家譜有不少脫漏,出自唐朝宰相之家的說法,很可能是為了提高家族聲望而依托。蘇序生於宋初,稍有田產,正值宋朝重用文官,開科取士的年代,因此他希望子孫能夠努力讀書,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為家族增光。蘇序的第二子蘇渙,考中宋仁宗天聖二年進士,出任寶縣主簿,但蘇渙的弟弟蘇洵卻學業散漫,游蕩不羈,令蘇序非常不快。蘇序為蘇洵娶程氏為妻,程夫人知書識禮,但對蘇洵的游蕩而不學,感到擔憂但無力勸阻。

宋仁宗明道年間,一些年輕新進的諫官,例如范仲淹、歐陽修等,提出改革的聲音,他們對朝廷冗官太多,用人唯私,事權分散,理財不當等情況有所不滿,而且南方士大夫長期以來受到抑壓,希望能夠爭取較公平的待遇。改革的訴求觸動了當時垂簾聽政的劉太后及元老重臣例如宰相呂夷簡等人的權益,受到貶斥。隨著政治改革訴求的提出,新一代讀書人.士大夫對當時通行的文章風格亦尋求突破。自從唐末五代以來,朝廷流行駢體文,所有公文、奏章,都以「駢四儷六」的對偶語句,以及華麗的辭藻堆砌成篇,難以發揮個人的感情,風氣所趨,一般士大夫也以撰寫四六駢體為時尚。(舉例:五代後漢禁軍將領郭威奪得政權後,宣布監國的文書[節錄]:「寡人出自軍戎,本無德望,因緣際會,叨竊寵靈。高皇帝甫在經綸,待之心腹,洎登大位,尋付重權。當顧命之時,受忍死之寄,與諸勳舊,輔立嗣君。旋屬三叛連衡,四郊多壘,謬膺朝旨,委以專征,……」載於《舊五代史.周書.太祖本紀》)

宋初詩詞則流行「西崑體」,所謂西崑體,是宋初文壇領袖錢惟演、楊億等人,仿效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風格作詩填詞,吟唱和,結集為《西崑酬唱集》,詩詞句中多用典故,喜用對偶,著重音律,風格艷麗,宋初文人爭相仿效,流行一時。 (舉例:錢惟演〈玉樓春〉:「錦籜參差朱欄曲。露濯文犀和粉綠。未容濃翠伴桃紅,幾許纖枝留鳳宿。嫩似春荑明似玉。一寸芳心誰管束。勸君速吃莫躊躇,看被南風吹作竹。」)

古今風雲人物

  • 聲音
  • 中文
  • 未完
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主持︰張偉國、羅永生、曾卓然、譚家齊

逢星期六晚上8:00至8:30,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香港電台文教組專頁<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