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
返回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自稱:「少年時已(意尚未成年),不肖,浪跡江湖時,髪尚被面」。據史書記載,芝龍少時聰明英俊,氣宇軒昂,性情蕩逸,不喜讀書,而臂力過人,喜歡耍拳弄棒。其父做過泉州府庫吏,有五個長到成年的兒子;分別以龍、虎、豹、麟、鳳為名。
芝龍是兄弟中的大哥,父親過世後,成為一家之主。明天啓元年(1621),鄭芝龍十七歲,帶著兩個弟弟芝虎、芝豹跑到廣東投奔在澳門做生意的母舅黃程。葡萄牙人自嘉靖年間以澳門為居留地,發展對華貿易,形成了廣州-澳門-馬尼拉的三角航線,由於明朝政府不准許葡人到內地,他們只能僱用福建海商作代理,到廣州購貨,稱為「攬頭」或「閩攬」。些福建攬頭會說葡語,作風進取強悍,而且人數眾多,每到貨場都集齊人馬,配備刀槍,收購貨物事在必行。官員也畏懼幾分。
鄭芝龍在澳門學習經商,增長了見聞,而且逐漸學懂葡語,又受洗皈依天主教,教名為尼古拉斯·賈斯帕(Nicolas Gaspar)。但他仍燒香拜神,先後娶了五房妻妾,完全不守天主教戒律。
天啟三年(1623)七月,鄭芝龍受母舅黃程的派遣,搭乘當時最有勢力的大海商(海盜)李旦的船,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和鹿皮前往日本交易。這趟旅程,改變了鄭芝龍的人生,也讓鄭成功來到世上。
李旦,福建泉州人,又名李習,年輕時從福建往呂宋經商,由於與西班牙人關係良好,接受天主教洗禮,取名安德魯(Andrea Dittis),從事呂宋-中國-日本九州貿易,成為馬尼拉富甲一方的華人領袖,被稱為「華人甲必丹」(即歐洲語言captain首領的譯音)。 1603年馬尼拉爆發排華暴動,大批華人被殺,但李旦逃過劫難,其後轉往日本九州發展。當時日本剛從戰國時代(1467至1590年)的動盪恢復統一,豐臣秀吉在大阪建立幕府,1615年豐臣政權被德川家康取代,在江戶(今東京)成立德川幕府。日本各地藩主實力仍雄厚,尤其是九州各藩:薩摩(今鹿兒島)、熊本、平戶(今長崎西部)、唐津(今長崎北部)等藩,天高幕府遠,仍保持經濟、軍事自主,各藩在轄區內開闢海港、吸引外商(包括中國福建、浙江商人、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商人,朝鮮、琉球商人等)發展貿易。並且藉幕府名義,發給「朱印狀」作為準許貿易憑證。
李旦以平戶及長崎為根據地,從事「朱印狀」貿易。 1614至1625年間,李旦擁有二十七艘「朱印船」,往來北至日本九州,南至中國澳門及占城國、呂宋之間海域。在日本人、歐洲人眼中他是海上國際貿易商、絲綢茶葉瓷器代理商、財力雄厚的金主;在明朝朝廷眼中,他是海盜、黑幫首領。
年輕的鄭芝龍追隨這位海商(海盜)頭子到了日本平戶。明朝有文人記錄李旦、鄭芝龍的八卦故事,寫道「李習(旦)者,閩之巨商也,往來日本與夷狎(與夷人友好),遂棄妻子娶於夷。芝龍少年姣好,以龍陽事之」,即兩人有男同性戀關係,姑妄聽之。
鄭芝龍到日本平戶不久,結識了一位日本女孩田川女孩。田川姑娘名喜,是平戶人,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福建泉州移居平戶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因此也稱「翁氏」。未幾,鄭芝龍與田川氏(翁氏)成婚,1624年8月,長子出生,取名「福松」,即日後的鄭成功。之後又生下第二子,取名「七左衛門」,過繼給田川家。
鄭成功 (二)︰鄭芝龍經商
2024-11-30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自稱:「少年時已(意尚未成年),不肖,浪跡江湖時,髪尚被面」。據史書記載,芝龍少時聰明英俊,氣宇軒昂,性情蕩逸,不喜讀書,而臂力過人,喜歡耍拳弄棒。其父做過泉州府庫吏,有五個長到成年的兒子;分別以龍、虎、豹、麟、鳳為名。
芝龍是兄弟中的大哥,父親過世後,成為一家之主。明天啓元年(1621),鄭芝龍十七歲,帶著兩個弟弟芝虎、芝豹跑到廣東投奔在澳門做生意的母舅黃程。葡萄牙人自嘉靖年間以澳門為居留地,發展對華貿易,形成了廣州-澳門-馬尼拉的三角航線,由於明朝政府不准許葡人到內地,他們只能僱用福建海商作代理,到廣州購貨,稱為「攬頭」或「閩攬」。些福建攬頭會說葡語,作風進取強悍,而且人數眾多,每到貨場都集齊人馬,配備刀槍,收購貨物事在必行。官員也畏懼幾分。
鄭芝龍在澳門學習經商,增長了見聞,而且逐漸學懂葡語,又受洗皈依天主教,教名為尼古拉斯·賈斯帕(Nicolas Gaspar)。但他仍燒香拜神,先後娶了五房妻妾,完全不守天主教戒律。
天啟三年(1623)七月,鄭芝龍受母舅黃程的派遣,搭乘當時最有勢力的大海商(海盜)李旦的船,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和鹿皮前往日本交易。這趟旅程,改變了鄭芝龍的人生,也讓鄭成功來到世上。
李旦,福建泉州人,又名李習,年輕時從福建往呂宋經商,由於與西班牙人關係良好,接受天主教洗禮,取名安德魯(Andrea Dittis),從事呂宋-中國-日本九州貿易,成為馬尼拉富甲一方的華人領袖,被稱為「華人甲必丹」(即歐洲語言captain首領的譯音)。 1603年馬尼拉爆發排華暴動,大批華人被殺,但李旦逃過劫難,其後轉往日本九州發展。當時日本剛從戰國時代(1467至1590年)的動盪恢復統一,豐臣秀吉在大阪建立幕府,1615年豐臣政權被德川家康取代,在江戶(今東京)成立德川幕府。日本各地藩主實力仍雄厚,尤其是九州各藩:薩摩(今鹿兒島)、熊本、平戶(今長崎西部)、唐津(今長崎北部)等藩,天高幕府遠,仍保持經濟、軍事自主,各藩在轄區內開闢海港、吸引外商(包括中國福建、浙江商人、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商人,朝鮮、琉球商人等)發展貿易。並且藉幕府名義,發給「朱印狀」作為準許貿易憑證。
李旦以平戶及長崎為根據地,從事「朱印狀」貿易。 1614至1625年間,李旦擁有二十七艘「朱印船」,往來北至日本九州,南至中國澳門及占城國、呂宋之間海域。在日本人、歐洲人眼中他是海上國際貿易商、絲綢茶葉瓷器代理商、財力雄厚的金主;在明朝朝廷眼中,他是海盜、黑幫首領。
年輕的鄭芝龍追隨這位海商(海盜)頭子到了日本平戶。明朝有文人記錄李旦、鄭芝龍的八卦故事,寫道「李習(旦)者,閩之巨商也,往來日本與夷狎(與夷人友好),遂棄妻子娶於夷。芝龍少年姣好,以龍陽事之」,即兩人有男同性戀關係,姑妄聽之。
鄭芝龍到日本平戶不久,結識了一位日本女孩田川女孩。田川姑娘名喜,是平戶人,她生於田川家,後來母親改嫁給從福建泉州移居平戶的華人鐵匠翁翊皇,因此也稱「翁氏」。未幾,鄭芝龍與田川氏(翁氏)成婚,1624年8月,長子出生,取名「福松」,即日後的鄭成功。之後又生下第二子,取名「七左衛門」,過繼給田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