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Loading ...

戴高樂 (八)︰防禦德國

2021-12-18

戴高樂 (八)︰防禦德國

2021-12-18

一次大戰之後的法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國內政局動盪不安,各種政治勢力矛盾重重。從1919年到1940年,法國政局主要由得到財閥和商界支持,對軍隊和教會都很友好的右翼國家集團,與得到知識分子、中小企業和中產階級下層支持的中間偏左的左翼聯盟兩大政治勢力互相較量。左翼的共產主義者和右翼的保皇主義者,則扮演了相對次要的角色。在激烈的政治角力之下,政府內閣頻繁更換,政治醜聞此起彼繼,無法建立長遠而有效的施政。

法國以戰勝國的地位迫使德國遵守《凡爾賽條約》規定的義務,每年繳納戰爭賠款,以承擔法國戰後的大規模重建計劃,但是法國行政效率極低,逃稅現象極為嚴重,德國賠款遠遠無法應付龐大的財政需求,使歷任法國政府,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執政,都難以在經濟方面取得進展。而法國的對手德國,雖然經歷戰敗,卻能夠在短短十數年間,工業生產突飛猛進,重振經濟。1930年代初,德國民族主義抬頭,對法國構成威脅。

法國試圖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和蘇聯建立一個防禦德國的條約聯盟,但這些國家不是實力弱小,便是內部不穩。更重要的是,美國和英國兩大強國拒絕建立防禦德國聯盟,間接放任德國坐大。而法國在貝當元帥等軍方領袖規劃之下,在法、德接壤的邊境上建造了強大的防禦工事,其形式是一個堡壘網絡,稱為「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防線主要在延續數百公里邊境線上,構築連串的鋼筋混凝土堡壘、障礙物及相應武裝所組成,其內部設置各式火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各類軍事及生活設施,較大的工事中還鋪設有軌電車軌道。「馬其諾防線」自1929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高昂,達50億法郎,被喻為無法攻破的防線。

古今風雲人物

  • Audio
  • Chinese
  • On-going
介紹古今中外歷史人物,透過這些傳奇人物的風雲事跡,加深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主持︰張偉國、羅永生、曾卓然、譚家齊

逢星期六晚上8:00至8:30,香港電台第一台播出。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香港電台文教組專頁<藝文一格>
rthk.hk/artitud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