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Search

Loading ...

第八集

2019-08-24
能夠作一次演出,令觀眾畢生難忘,對每一位演奏家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人的記憶非常特別,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原來記憶與情緒的關係非常密切。假如一個演出可以牽動觀眾的情緒,他們記得當中的音樂的機會就自然更高。

本集的樂壇新秀——蔡暐彥(嗩吶)、謝妙純(古箏)、楊嘉惠(二胡)、吳詩琪(女高音),將會把一系列經典電視劇主題曲,以湛新的手法演繹,為了能令安老院中的「老友記」,能有一個難忘的回憶。這群平均年齡八十五歲以上的公公婆婆,記憶力已漸漸衰退。究竟 YMM 們會用甚麼方法,令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謝妙純(古箏)
身為跨境學童,自少每天兩地穿梭。謝妙純明白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其音樂路的幫助,反而比在藝校天天苦練更多。於是她寧可入讀主流中學、綜合型大學,而不選擇專門的音樂學院。2014年,她奪得「靈閣嶺國際音樂節」民族音樂組冠軍,為港增光。她更是該組別年紀最輕的參賽者。妙純認為中樂的聲音仿效自然。在閒時她喜歡與父母到郊外行山,感受大自然的聲音。

演奏曲目:《五陵吟》

蔡暐彥(嗩吶)
嗩吶的演奏者注定會遇上的問題——鄰居投訴,至今還沒有發生。蔡暐彥在多謝鄰居包容之餘,也努力以綿被、衣櫃、房門減低音量,為了練習他的「霸氣」樂器。他認為大眾對嗩吶的認識過於片面、誤解太深,常以為嗩吶只會在殯葬時使用。他要告訴聽眾:其實嗩吶也可以吹出音色多變的美妙音樂。

演奏曲目:《抬花轎》

編導:熊嘉榮

樂壇新秀2019

《樂壇新秀》2019
早於80年代香港電台第四台已開始舉辦《樂壇新秀》,旨在發掘新一代香港年輕古典音樂家。電視部再次製作新一輯電視節目「樂壇新秀2019」,秉承過往《樂壇新秀》的宗旨,透過節目拉近大眾與古典音樂的距離,亦為一班樂壇新秀(後稱YMM)提供一個表演舞台。
《樂壇新秀》2019,邀請了四位年青音樂家擔任YMM導師,他們是黃家正、何卓彥、朱芸編和張貝芝。四位導師在音樂領域上各有所長,他們會帶領一眾YMM走出錄影廠,以音樂接觸社會,一起探索音樂的可能性。
新一輯電視節目一共八集,今屆入圍的YMM共16位,每集會有4位YMM參與。導師會給YMM一個指定任務,YMM要在限時內完成討論,計劃如何從音樂出發,發放正能量,以音樂為別人打氣。例如其中一集導師會帶領YMM探訪慈善機構「白恩逢之家」-是一所為外傭而設的庇護中心,她們基於不同原因暫住中心,期間不能工作或離港。這班離鄉別井,孤身在異鄉打拼的女傭,面對前景未仆相當徬徨。又因停工關係,未能寄錢回鄉,思鄉情懷倍增。憑藉音樂無國界的力量,幾位年輕人把關懷與愛心隨音符傳送出去。
讓離地的古典音樂和貼地的社會議題結合,且看YMM如何面對挑戰?讓觀眾進一步認識YMM的音樂才華,每集節目會分別介紹兩位YMM及欣賞他們的演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