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最好的尚未來臨
2019-01-20
抑鬱症康復者嘉嘉(吳海昕飾)一直怕被人標籤而沒有向人透露自己是情緒病康復者的身份。她每日踩單車來給自己正能量。在面對新工作的挑戰加上男同事駿(岑珈其飾)的追求,令她內心出現波動和掙扎。
後來嘉嘉來到一個情緒病自助組織做義工,在其中接觸到一些對情緒病患者自助有堅定信念,且勇敢承認和接納自己是康復者身分的義工,包括自助組織的主席Jacky(袁富華飾),與及正攻讀心理學博士的義工阿偉(張滿源飾)。透過和他們的相處交流,嘉嘉的想法逐漸改變……
演出:吳海昕、岑珈其、袁富華、張滿源、麥詠楠、許素瑩
編劇:鍾燕詩、周頌添
導演:周頌添
後來嘉嘉來到一個情緒病自助組織做義工,在其中接觸到一些對情緒病患者自助有堅定信念,且勇敢承認和接納自己是康復者身分的義工,包括自助組織的主席Jacky(袁富華飾),與及正攻讀心理學博士的義工阿偉(張滿源飾)。透過和他們的相處交流,嘉嘉的想法逐漸改變……
演出:吳海昕、岑珈其、袁富華、張滿源、麥詠楠、許素瑩
編劇:鍾燕詩、周頌添
導演:周頌添
做義工,幫助別人自己快樂,又可擴闊社交圈子、自我增值,使生活更充實有意義,何樂而不為?惟是生活擔子不輕而且繁忙的香港人,要抽出時間投放心力做義工,有時並不容易。
儘管如此,根據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的統計數字,截至2018年,香港已登記的義工人數超過130萬。這支義工大軍之中有不少中堅分子,做義工的時數甚高,不僅全情投入義務工作並持之以恆,甚至將義工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遠遠超越做義工只是參與一個「項目」或「活動」的層次。究竟,他們從「義工初哥」如何走到現在?過程中如何助人自助?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又怎樣面對?最終,是什麼信念和想法一直支持着他們行義?
一連八集改編自真實個案的單元劇,當中義工人物角色包括大學畢業生(青年人)、小孩和家長、在職人士(中年的士司機)、專業人士(社工、設計師、記者等)、社會企業創辦人、退休人士及病患康復者(乳癌康復者、情緒病康復者)。透過戲劇細膩地描寫角色在不同義工路上的心態,讓觀眾細味箇中的「甜、酸、苦、辣」,更深刻地領略如何「做義工,生活不一樣」。
義工類別/服務對象:
-口述影像/視障人士
-旅遊策劃/行動障礙人士
-郊野搜索/失蹤人士親友
-小孩義務探訪/安老院長者
-義乳、復康內衣及關懷服務/乳癌患者
-動物義工/社區及流浪動物
-關懷服務/基層社羣
-關懷服務/情緒病患者
儘管如此,根據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的統計數字,截至2018年,香港已登記的義工人數超過130萬。這支義工大軍之中有不少中堅分子,做義工的時數甚高,不僅全情投入義務工作並持之以恆,甚至將義工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遠遠超越做義工只是參與一個「項目」或「活動」的層次。究竟,他們從「義工初哥」如何走到現在?過程中如何助人自助?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又怎樣面對?最終,是什麼信念和想法一直支持着他們行義?
一連八集改編自真實個案的單元劇,當中義工人物角色包括大學畢業生(青年人)、小孩和家長、在職人士(中年的士司機)、專業人士(社工、設計師、記者等)、社會企業創辦人、退休人士及病患康復者(乳癌康復者、情緒病康復者)。透過戲劇細膩地描寫角色在不同義工路上的心態,讓觀眾細味箇中的「甜、酸、苦、辣」,更深刻地領略如何「做義工,生活不一樣」。
義工類別/服務對象:
-口述影像/視障人士
-旅遊策劃/行動障礙人士
-郊野搜索/失蹤人士親友
-小孩義務探訪/安老院長者
-義乳、復康內衣及關懷服務/乳癌患者
-動物義工/社區及流浪動物
-關懷服務/基層社羣
-關懷服務/情緒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