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72 香港早期軍事建築

2018-12-17

#72 香港早期軍事建築

2018-12-17
在現代城市機能的角度,一般人很少把「軍事防衛」視為一個城市的核心功能。但其實防衛功能,是人類文明如何聚居的重要考量,也從來是一個城市建立的重要職能或需求。

談起香港與軍事防衛的關係,令人想到香港在唐朝時作為屯兵之地的名稱------「屯門」;想到明朝時的大鵬千戶所;想到東涌炮台與珠江口海防的關係;還有清初海禁遷界,沿海幾近荒蕪。在南京條約之前,香港雖未可說是兵家必爭之地,但軍事原因,一直深刻影響到香港的城市構成。

據港澳史專家霍啟昌教授研究,在1840年,清政府眼見英軍侵擾漸增,於尖沙咀增設兩座炮台,名為「懲膺」、「臨衝」,正對維多利亞港。鴉片戰爭停火期間,義律多次要求清政府摧毀炮台,最後中方讓步,將炮台夷為平地。每當分析當中的軍防佈局時,不禁使人思考,如尖沙咀炮台沒有撤防,港島北岸的商業地帶將幾乎不可能順利發展。當港島北岸的防衛壓力大增,商船亦可能會視港島南岸為更安全的補給點,如這假設成立,將對今日香港的整體佈局面貌,產生深遠影響。

1841年起,英國軍事佔領香港後,海軍一直佔據今日金鐘一帶,並設有威靈頓兵房、域多利兵房、美利兵房等。今日香港公園中的茶具博物館,亦曾經是三軍司令官邸。由此可見,早期維多利亞城的正中間,佔據核心位置的就是軍事設施,而且在英國長時間的殖民統治下,港島北岸的城市發展與土地壓力,都沒有動搖軍事用地在港島的地位。城市建設以防衛功能優先,不言而喻。

軍事建築,在興建的時候,當然是生人勿近,但時至今日,則成為一個城市重要的歷史憑證。今日香港,仍留有不少軍事建築,就如香港公園、紅棉道婚姻註冊處、亞洲協會香港中心、九龍公園等等,都可看到不少舊日軍事築蹟。

建築意

巍峨的古樓、傾頹的殿基
溫雅的兒女佳話,流血成渠的殺戮
在光影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
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超出「詩意」、「畫意」的銳感
林徽因稱之為「建築意」

《建築意》,帶你欣賞建築之美,洞察背後每個動人的歷史故事。

逢星期一晚9pm - 10pm,香港電台第五台、香港電台網站rthk.hk同步播出。

主持︰
馮傑
曾卓然(嶺南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
徐頌雯(香港城市大學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第1 - 19集 西方建築史;第71集 - 第89集 香港規劃史】
黎東耀(珠海學院建築學系副教授)【第20 - 34集 中國建築史;第54集 - 第70集 日本建築史】
Zeno (建築師 x 旅遊達人) 【第35 - 53集;第90集 - 第115集 世界城市規劃個案】

編導: 馮傑
監製︰王雅文
香港電台文教組製作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