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安琳和她的聾人家庭

2014-10-05

安琳和她的聾人家庭

2014-10-05
余安琳(Anita)慶幸自己出生在聾人家庭,爸媽一直體諒她,支持她。

Anita中五畢業後,她做過資料輸入、文員、旅遊助理、烘培Pizza、賣DVD等不同工作,十幾年來做過十幾份工作。

Anita一心脫離悶局,兩年前辭了職,開辦學校教手語,算是「搞生意」,自己「一腳踢」。Anita渡過了看似自由,但其實極不穩定的兩年。今年九月,Anita再次打工,加入一間共融小學當老師,實現在工作中與人接觸及溝通的夢想。

妹妹余煒琳(Brenda)的工作軌跡與Anita剛好相反。她自中學畢業後一直在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協助研究手語,同時接受培訓,修讀有手語語言學的文憑課程,重新肯定自己的語言、社群和身份。

爸爸十叔到退了休,才找到盼望多年的工作,在一間聘用聾人和弱聽人士的社企餐廳當廚師,他製作的蓮藕餅很受客人歡迎。

媽媽是全職家庭主婦。各自忙碌一整天,最大安慰莫過於聚首,一起品嚐媽媽的老火靚湯。

Anita慶幸自己出生在聾人家庭,得到父母體諒。爸媽只希望Anita和Brenda二人順著自己的心去工作,開開心心就足夠了。

編導:謝家豪

有能者.聘之

  • 視像
  • 中文
  • 未完
工作是人一生的事業,不單可以帶來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憑藉個人能力,獲得社會的認同和肯定。殘疾人士雖然身體有障礙,但他們一樣擁有智慧和能力,可以和其他人一樣實現自我、貢獻社會、追求圓滿的人生。

沒有聲音,思想一樣可以歌唱;沒有手腳,創意一樣可以翱翔。社會上一些人只看到殘疾人士身體上的限制,誤以為他們無可作為,忽略了他們在專門範疇的優越條件。這是對社會人力資源最大的浪費。也許他們不擅於體力勞動,但他們在更高層次的邏輯思維、審美觸覺、語言運用等能力卻不會比其他人遜色。

人是社會的最大資產。讓每個人都有公平機會發揮所長,社會才可以健康地持續發展。

殘疾人士所欠缺的,是一個公平就業的機會。我們社會所欠缺的,是懂得因才而用的伯樂。

本節目訪問了不同行業的殘疾人士及其僱主,看他們如何調和融合,發揮所長。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