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中國作家馬建專訪;東涌一日遊;香港承受旅客能力

2018-11-13

中國作家馬建專訪;東涌一日遊;香港承受旅客能力

2018-11-13
【三記喪鐘?】
作家馬建應邀來港出席講座,「大館」卻以「不想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為由突然取消提供講座場地,期間亦有其他場地答應提供後卻取消。最後在馬建入境香港後,大館以馬建表明以作家身份演講下重啟合作。加上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馬凱被拒入境、巴丟草展覽主辦方表示,基於安全考慮決定要取消,這些事件巧合地一同發生,是否如新聞團體所言,是香港言論自由的「三記喪鐘」?馬建又如何看他生活過十數年、不再重返的香港?

【迫爆東涌】
港珠澳大橋開通之後,在對上兩個週末,東涌都逼滿遊客,居民的社區生活大受影響。《視點31》記者到現場收集市民的意見,「苦」字帖很快就貼滿紙板,包括人多、食物貴、缺乏社區設施等等。
有意見認為應該搬遷巴士站,政府亦由上星期開始容許非專營巴士到大橋香港口岸分流旅客,但成效不大,剛過去的星期日,東涌依然人滿為患。地區組織「東涌人」發起光復行動,勸諭遊客遵守秩序,並監察有無內地導遊非法帶團。另一邊廂,建制組織「珍惜群組」則同日搭擂台唱對台戲,高呼陸港一家親,大家都是中國人,要互相尊重。
根據跨國市場調查機構所作的統計,彈丸之地的香港是全球最多遊客(逗留超過24小時)的地方,2017年有接近2600萬遊客。控制遊客上限可能會否是最終的解決方法?
(採訪:呂樂、黃雅文)

【表達自由與政治紅線】
推廣當代藝術的大館,本已答應提供場地予「香港國際文學節」舉辦講座,但開始前突然取消合作;而當講座主角抵達香港,又發聲明指因講者表明以作家身份演講,決定繼續合作。是次「先答應、後拒絕、再回頭」做法,是個別例子?抑或存在一條「飄移的紅線」左右表達自由?

視點31

看真.看穿
有角度,有態度
透視偽術 揭示現象

主持:黃雅文 彭德章 利君雅
時事雜誌節目
逢星期二晚8:00pm-8:30pm
港台電視31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