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載入中 ...

第二十四集 :《共渡難關》《柳暗花明》

2014-02-13

第二十四集 :《共渡難關》《柳暗花明》

2014-02-13

1974年製作的《共渡難關》,講述老人家失業,唯有做無牌小販,在合法小販管制區擺檔,賣成衣賺點生活錢。文化研究員彭志銘指出,七十年代因為石油危機及股災,香港出現大規模失業,許多人轉做小販,而貨源則來自工廠的「老鼠貨」,即偷出來賣的工業製品,像衣服、鞋屐到膠花等家居用品等,幾乎是形形式式的貨物都有得賣。

1976年製作的《柳暗花明》,劇中一對居於徒置區的新婚夫婦,因為失業,決定自己做一架木頭車當小販去,自食其力捱過暫時性的艱難時期,相信將來市道好轉就能找到工作,回到正常生活。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指出,小販問題對殖民政府來說是個很矛盾的管治問題,政府不希望為市民搞福利保障,但同時小販的存在對正規商人做成不公平現象,故設立合法小販管理區,以便解決暫時性的失業問題,同時各界亦互惠。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 視像
  • 中文
  • 未完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往往由一處名勝,一條河流或一個山脈來代表。香港的主題,由開埠至今都是「逆境自存,群策群力」,這個主題的代表就是獅子山。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艱難的年代,但亦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代。當時大部份香港的徙置區、屋邨以及木屋區的居民都居住在獅子山下一帶,他們每天早晨起來,抬頭便看見那座彷似雄獅子般的獅山脈,精神煥發地迎著朝陽,便鼓舞起他們逆境自存,奮鬥不息的精神。《獅子山下》便是那個時代乘勢而出的電視劇集。這個劇集既為小市民訴說心聲,替他們吐苦水;又有為政府闡明政策,增進官民溝通;亦表揚傳統中國人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今年正值『港台電視31』啟播, 就讓我們重溫《獅子山下》劇集,去找尋數代香港人熟悉的面孔和風景,還有不同時代的香港人情風貌。全輯共65集一小時,並訪問歴年來參予劇集的幕後工作人員與演員,同時亦加上學者的分析,希望能對大眾有所啟發裨益。

(原播出日期:二零一四年一月十三日起 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九時三十分 港台電視31)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