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一派史學家認為歷史是上一代人民集體活動的記錄,這些經驗不止於它的時代,而是會影響下一代人,形成集體回憶。歷史既是有趣的經驗,也是時代的參照。歷史的陳述有多種角度,故此,我們讀歷史時要讀各派的學說。當代人寫歷史,是當代人的觀點,大概在十年八年後也會成為歷史學、國際關係學的重點討論內容。 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要了解當代人的遭遇,而這一代的學者更有責任點出彼此觀點的不同之處。
這讓我想起最近讀過的國家人民歷史雜誌第十三期,它介紹了北京大學的李大釗教授,相信關注中共黨史的人對這名字不會感到陌生。雜誌刊登了李大釗被張作霖絞殺前的最後一張照片。人民歷史雜誌以一個客氣的方法紀念這位著名的北大教授,他並不慷慨激昂,只是平等地看著你我,使我不禁黯然感觸。李大釗逝世九十年,在中共歷史裡只是輕輕帶過,沒有佔有重要的一席。 往後讀中史,我們更要注意參照多種角度、資料,使思想更加開放。國家幾千年開花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許多仁人志士在前面開荒。
註: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五十年後》由葉國華主持,逢週六下午2 時播出,分析中國與香港的未來。文章由香港政策研究所許欣琪、成婉儀(實習)整理。
作者是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
前車可鑑系列:李大釗就義九十周年
2017-07-15有一派史學家認為歷史是上一代人民集體活動的記錄,這些經驗不止於它的時代,而是會影響下一代人,形成集體回憶。歷史既是有趣的經驗,也是時代的參照。歷史的陳述有多種角度,故此,我們讀歷史時要讀各派的學說。當代人寫歷史,是當代人的觀點,大概在十年八年後也會成為歷史學、國際關係學的重點討論內容。 在資訊發達的年代,我們要了解當代人的遭遇,而這一代的學者更有責任點出彼此觀點的不同之處。
這讓我想起最近讀過的國家人民歷史雜誌第十三期,它介紹了北京大學的李大釗教授,相信關注中共黨史的人對這名字不會感到陌生。雜誌刊登了李大釗被張作霖絞殺前的最後一張照片。人民歷史雜誌以一個客氣的方法紀念這位著名的北大教授,他並不慷慨激昂,只是平等地看著你我,使我不禁黯然感觸。李大釗逝世九十年,在中共歷史裡只是輕輕帶過,沒有佔有重要的一席。 往後讀中史,我們更要注意參照多種角度、資料,使思想更加開放。國家幾千年開花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許多仁人志士在前面開荒。
註: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五十年後》由葉國華主持,逢週六下午2 時播出,分析中國與香港的未來。文章由香港政策研究所許欣琪、成婉儀(實習)整理。
作者是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